培养孩子单独睡觉的时间

时间:2023-10-31 12:46:57 育儿 我要投稿

  培养孩子单独睡觉的时间

培养孩子单独睡觉的时间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到孩子两岁左右,家长就要开始考虑让宝宝适应独自入睡了。分床睡的时机很重要,在分床睡的时候,最好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挑选孩子状态良好的时刻。

  在分床睡之前,家长可以事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有个心理准备。接下来家长就可以开始尝试分床睡了,可以试着采用这些方法:

  1、为孩子准备一张舒适温馨的小床,将小床放在大床旁边吸引孩子注意力并且为孩子提供安全感。过段时间后可以尝试将小床与大床之间的距离拉大,鼓励孩子学会自立,循序渐进。

  2、采用夸奖的方法,对孩子说些鼓励话语。例如“宝宝长大了!已经可以自己睡了,真棒!”在夸奖的同时引导孩子自己独立入睡,例如“今天宝宝能够勇敢的自己睡觉吗?”这样一来宝宝就会逐渐学会自己睡觉。

  培养孩子单独睡觉的好处

  孩子自己一个人睡觉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如果孩子和家长睡在一起,一般都是睡在中间,这样容易受到挤压,会睡得非常不舒服,而且也会觉得非常热,家长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呼吸,造成睡眠质量下降,如果家长有什么疾病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一个人睡觉比较好。

  孩子一个人睡觉还能起到培养独立性格作用,独立是受外在形式影响,然后再影响到心理,如果一直依赖家长,那么给孩子灌输再多独立思想也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在适合的年龄就应该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睡,养成独立意识,让孩子心理成熟的速度变得更快。

  孩子一个人睡觉对家长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能够让夫妻感情变得更好,宝宝和大人一起睡,父母之间就会少了应该有的交流,并且会把重心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之间会变得越来越疏远,孩子一个人睡觉家长也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家庭可以变得更加和睦,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成长。

  培养孩子单独睡觉注意事项

  对于培养宝宝单独入睡,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及注意一些事情,避免起到反作用。

  把握分寸,循序渐进。

  当宝宝已经形成了与父母同睡的习惯,要分开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使宝宝对独自睡觉产生恐惧,难以克服。一定要把握分寸,循序渐进,逐渐适应。

  坚持原则,不要放弃。

  当宝宝刚刚与爸爸妈妈分开房间睡时,会出现反复现象,比如费了很大功夫才把宝宝安顿好了,可是还不到10分钟,他又跑出来了;或者宝宝在半夜里就跑到爸爸妈妈的大床上,不愿再回自己的房间了。这时,许多家长心一软,就接纳孩子了,结果前功尽弃。所以建议家长千万不要心软,哪怕再辛苦再难缠,也要坚持把孩子送回去,陪伴他、鼓励他重新入睡。咬咬牙,坚持下来,习惯就养成了。

  因事而异,灵活把握。

  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他们最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安慰,这时,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方便家长随时照顾孩子。

  平静心理,淡然处之。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会找妈妈,或许会撞到爸爸妈妈在亲热。这时,宝宝处于朦胧状态,并不会对你们的行为产生太大兴趣,所以爸爸妈妈要平静心理,尽快陪宝宝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安抚他继续睡觉。如果相反,爸爸妈妈惊慌失措,对宝宝进行大声呵斥,反倒会令宝宝感到更紧张更清醒,更不利于宝宝重新入睡。

【培养孩子单独睡觉的时间】相关文章:

如何让孩子单独睡觉?10-04

怎么培养孩子独立睡觉09-24

怎样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09-09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点09-10

怎么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间10-14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7要点08-31

小孩子的时间知觉培养10-08

孩子的时间观念要用什么方法培养10-03

上学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09-01

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幼儿园培养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