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

时间:2022-11-23 18:03:04 阅读 我要投稿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的随笔

中秋的随笔1

  中秋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起过中秋节。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特别是吃着月饼看着月亮真是一种享受啊!

  我们吃过晚饭,爷爷打开月饼盒。啊!这可是我最爱吃的西式月饼。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好吃,好吃。”叔叔本来很绅士地拿着刀叉吃,可也顶不住我吃相的诱惑,于是也把刀叉扔在一边。比我吃得还快。小姑说:“我们这里真是饭桶云集啊!”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吃完月饼后,我提出作诗大赛,谁作的好算谁赢。参赛的有奶奶、叔叔和我。奶奶说:“中秋团团圆圆,大家平平安安。”叔叔说:“过中秋真高兴,大家一起吃月饼。”我说:“我要作一首完整的诗。”大家连声说:“好,有请张诗人。”我脱口而出:

  中秋

  中秋月亮挂天空,

  异人匆匆回家中。

  高高兴兴吃月饼,

  团团圆圆情谊浓。

  我刚刚说完,大家就热烈地鼓掌,一致都说我作的诗好。我沾沾自喜,哈哈,这个小诗人的`称号我也非浪得虚名啊!不过这事情千万别传出去,因为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人要低调。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我还得到了小诗人的称号,真是让人难忘啊!

中秋的随笔2

  秋风送爽,不经意间,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悄然而至。我喜欢这个节日,更喜欢这个节日里一家人温暖而又温馨的感觉。如果你闭上眼睛细品,真的会感受到节日空气里的丝丝甜意。

  随着年龄增长,我已进入中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对这个节日的期待一直像小时候那么的强烈,儿时过节的情节总是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而又回味绵长。我记得小时候,中秋节的天空总是那么的晴朗,在温暖的阳光下,成熟的庄稼在地里泛着喜悦的金黄。吃完早饭,我和姐姐就掰着手指头计算时间,眼巴巴地盼望着夜色尽快降临,因为只有明月当空时,我们才能吃上香甜的月饼、提着灯笼到处玩耍。对于我来说,中秋节晚饭再丰盛也没有月饼好吃。尽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红烧肉是最幸福的事儿了,但八月十五的月饼才是最让我惦记的,一年只有一次,真的非常渴望。那个时代,每年过节,每家只能买到二斤月饼,还是限量供应的。数量越少,月饼给我们的诱惑力就越大。

  随着月亮越来越亮,我最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姐弟六人围坐在小圆桌前,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小时候,我不懂得什么是“矜持”,只是使劲儿的把小身板坐得直直的,尽量不让口水留下来,眼睛尽量不直勾勾地盯着月饼看。爸爸微笑着坐在一边抽烟,慈爱地看着我们这六个小馋猫儿。在我们姐弟眼里,中秋节夜里爸爸忽明忽暗的火光,是除了月饼以外,留在我们记忆里最深刻的情景了。随着层层包装被妈妈打开,散发着香甜气息的月饼在皎洁的月色下是那么的诱人,不约而同的,我和姐姐们都咽下了口水。二斤月饼只有十个小圆饼,一家八口咋分?我家自有我家分月饼的高招。妈妈总是先拿出两块月饼送给无儿无女的邻居张大爷,然后再总结一下今年来我们姐弟的学习情况和各自的乖巧程度,学习最好的、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分到两块,这两块月饼总是年年被大姐得到。对于大姐的两块月饼,我们没有任何异议,心服口服,大姐学习好,又帮爸妈做家务,我们服气。随后,剩下的五个孩子每人一块,爸妈同吃一块。月饼,虽然是这么分的,但是每年都是我吃得最多。大姐的那两块,必然会给我一块,爸妈的那一块我也会毫不客气地笑纳。

  小时候,我光顾着吃了,根本没有体会到爸妈这么做的含义:送给张大爷的那两块月饼,是敬老、爱老,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以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奖励给大姐的两块月饼,是对好孩子的一种奖励和激励,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朴实无华的.他们没有讲大道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长大后的我,对于中秋节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对我来说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超市里尽是琳琅满目的各色月饼,它们吃在嘴里,已然没有了小时候沁在骨子里的香甜感觉,更多的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而儿时分月饼的场景,已经定格在记忆的最深处了。常常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回到过去,再双手接过爸妈分给的月饼,享受家人团圆,与月共圆的美好时刻,多好!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时代在步前进,美好再继续。现在,中秋节已经被定为法定假日,人们可以随心随意选择如何度过。可以外出远游,放松心情,拥抱自然;可以在家懒睡,给自己一个不被琐事烦扰的一个理由;还可以搭载飞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千里之外的父母身边,共享团圆之乐。尽管时代变了,节日的氛围不再那么浓厚,但八月十五的月饼依旧香甜,中秋佳节的团圆盼望依然强烈。

  每到中秋,我都会将小时候分月饼的往事讲给女儿听,与她分享我那时的喜悦。她会点头,也会不时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她不会理解,被她咬过一口就说不好吃的月饼,为何曾经那么的珍贵,让我动情、念念不忘。现在,我不会再勉强让她去理解那个时代的感受,只是希望她健康快乐,每时每刻都拥有像我儿时过节那样的幸福。因为,我只想让她记住现在这美好的中秋和这美好的时代,也让自己在回忆中逐渐成长完成转换,把曾经的幸福和当前的幸福积累、沉淀,成为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今年的中秋夜,我会和女儿再一次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的随笔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在这个节日,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团聚在一起赏月亮了。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按照中国的习俗,我们一家人吃月饼、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像银盘一样挂在天空,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我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有许多图案。

  这些图案引起了我的遐想。桂花树让我联想到了汉朝时吴刚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玉兔让我想到了玉兔捣药的传说,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直到很晚我们才睡下。中秋,一个团圆的好日子;一个中国文化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又逢一年团圆日。

中秋的随笔4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秋天的讯息是在我还穿着短袖衣服睡觉的时候随着我的痛觉神经传过来的,于是我就跌入秋天了.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风还是那么吹的,路还是那么躺着随人踏,干瘪的叶子还是会在人们碾碎它们心脏的时候无助地哀号,人还是那么正着走路,面无表情.不知道“面无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这句话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

  阳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苍白得带着死亡的气息.可是它就是那么不自知啊!做着垂死挣扎,游荡在树木、道路与路人的身上,寻求帮助。

  中秋节啊!月亮就那么破碗似的吊在天上炫耀它的清高么?还是在装吊死鬼?

  月缺,人会圆么?即使圆了,真正圆的是什么?只是硬绑在一起的空壳!心却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风,真像鬼吹的阴风,让人感觉寒冷是由心脏向外弥漫开的,到了外界又被变本加厉反射了回来。

  凄风残月里,今天的死亡近了,明天的新生也近了。明天还会这么冷么?明夜的月亮该会是圆的了吧。

中秋的随笔5

  盛夏已退,秋凉如水,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夜天空阴沉、灰蒙,月亮也无情地收起娇羞的脸庞,悄悄的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走近阳台,推窗远眺,阵阵秋风袭来,心头不觉一亮,刚刚的丝丝不快顷刻间悄然释去。

  在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无论你在天之南、水之北、海之上或是云之下,一定会在这个金桂飘香的夜晚,举杯邀月,对酒当歌。人一生中,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此时此刻,无数个游子的'孤寂,异乡的思念,夹杂着远古的情愫,都在这一方宁静淡雅中,在这一樽樽浓香美酒中,无限释怀,完美显现。

  月是故乡明,与其说中秋是个节日,倒不如说它是一段优美的神话,千百年来脉脉相传,它更是一段无法割舍的眷恋,承载着千万人无数的浓情思念。

  又见明月,又到中秋,好想把自己捏成一轮明月,惬意地品尝无忧无虑的追忆和向往,轻轻地洒一缕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无论照到哪里,割舍不掉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

中秋的随笔6

  时至中秋,菊黄桂香。在这样一个携着岁月沉淀过的感悟,带着令人滋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人们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惬意地品尝着一种向往和想象。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那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穿过岁月的烟尘,那一轮洗尽铅华的冷月,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踏着唐诗宋词的风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将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的完美作为自我的节日,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把完满、和美作为一种境界,也把它作为一种团圆团聚,凝聚亲情的契机传承下来,浓凝千古。

  静夜凭栏,皓月当空,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去领略那太白邀月对饮,子瞻把酒问月的意境,细细品味着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蕴内涵,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了苍桑无数。这月,以它惯有的沉静,向人世间倾泻着充满诗意的光辉。掬一捧月华入怀,是否感受到它的凝重,是否感受到它的通透,是否感受到它似一个超然飘逸的隐者,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呢?这融融的月夜,翦翦的秋风,令世间多少的相思念想、多少的离情别意、多少的惆怅迷惘、多少的美丽情操,都被融入到这无边的月色之中。

  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己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让我们举杯向月,与吴刚对饮,与嫦娥共舞,去享受着这种幸福的和谐!且放下秋思,放下寂寞,怀着释然的心境,静守着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着人生的美丽,珍惜着亲情的温暖,去尽享生活中的一切完美。摘抄美文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明白蕴涵在其中的那种情愫的份量!我曾常常抚摸着苍茫的夜色,在彷徨中裹挟一种莫名惆怅,也曾常常眺望着遥远的远方,在深夜的思念中泪眼模糊。而那思念的是什么,思念些什么?是人是物?是情感是人生?我也说不清!

  在我已往的生命里,与明月相约相伴了多少时日,我没有想过,至少是没有细想过。今年的中秋,我忽然发现,随着时光推移和时空的改变,我的思绪越来越变得有些游移飘忽起来,它在田边地头飘荡,在大山小溪飘荡,在天南地北飘荡,在风中云间飘荡,在太空银河飘荡……脑子里有时满得爆炸开来,有时却是空空荡荡。没有清晰的主题,没有明确的对象。

  唐代诗人张若虚在其《春江花月夜》中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之代谢无穷,月之圆缺有序,这都是人类无能为力无法违背得了的事情。但看到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月圆月缺的变幻中瞬间消失堙没,又怎样能不勾起世人的喟叹!怎样能不教人眷恋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道出了人们心底的祈盼。因此,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心就会翻起一股微澜……我在想,皓月当空,良辰美景,今夜,会有多少双眼睛在争相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而这一轮明月,又会否注意到在这一双双眼中透出的祈求?在这同一轮明月下,汇聚着千千万万个不一样的脸庞,人何以和?混合着形形色色异样的心态,情何以牵?女生签名

  在这同一轮明月下,会不会有人和我的意念相同,心有灵犀?会不会有人和我志趣相象,意合情投?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这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座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百姓日子的红火,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的随笔7

  首先,是在建国六十三周年喜庆的气氛之后来临的,天地同庆。

  其次,本次中秋节的月亮是虽然很小,但是很高,让赏月的人,仰起头来看,就让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圆如镜,在月光下,我们也许正在庭院中观赏者皎洁的月亮;也许正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大圆桌上吃团圆饭;也许你正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吃着月饼,但这一切现代人的方式,与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时不时感叹几句。古人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给予了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月亮、让广寒宫更加生机勃勃。花好月圆,其中有一个“月”字,它不仅代表着月亮,还代表着大家最喜欢吃的月饼。月饼古人要做成莲花状,而且还必须得吃时令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李子……而且西瓜还得切成莲花状。说明,古人对月亮也是寄托着一种团团圆圆,对月亮的倾诉……

  中秋节还代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从别的.说起,就从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说起吧!中国有句古话“无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老爸在除了重大节日上,买的都是二锅头白酒,现在各种各样的国宴酒也纷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国三十年欣欣向荣的发展,让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种佳节上,也能过得非常的舒适。

  不仅是中国人在自己的中秋佳节上吃上月饼,连外国友人也纷纷效仿中国的月饼。现在的月饼价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几百元不等。原来,老外也喜欢吃月饼。头上广寒宫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们正在桂花盛开的中秋里,吃着月饼。但是,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亲人应是同欢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中秋的随笔8

  徐徐的晚风载着一股浓浓的情思,送来了一个温融融的夜。又是中秋,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晚饭过后,我急忙跑到天台,想看看今年的月亮到底是怎么个圆法。我仰首望着天,却有一块庞大的云层遮住了月亮,只是隐约看见月亮正在云层里疾速行走,附近的云亦被月光染成一片银白,但是月亮总是冲不破云层的包围。月儿在跑,云儿在追,无论怎么样,云儿一定要把月儿遮住。难怪月宫里的老兔寒蟾要为这悲愁不已了。唐朝的李贺在《梦云》中诗云:“老兔寒蟾这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弯佩香逢桂香陌。”尽管浮云蔽月,但是这正是与嫦娥在桂香路上相逢的好时光啊。

  这时,一阵风轻轻地袭过,只见月亮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云的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空中。她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的笑容,静静地俯视着万物。几盏孔明灯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向她飞去,萦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凌绢翩翩起舞。一盏大胆的孔明灯竟然狠狠地向她撞去,仿佛要挣脱她去月宫中找嫦娥和玉兔游玩。“轰!”的一声响起,绚丽的烟花为寂静的天空增添了色彩,也亦是为这一盏孔明灯的大胆而喝彩。

  “你这个小机灵鬼,就知道你会在这儿,快来帮忙搬东西,我们要开始拜月了!”妈妈的声音传来,打破了我那如决堤的洪水般的思绪。

  “哦,我这就来!”我急忙跑下楼去,生怕过了几秒那皎洁的月亮就会消失不见。

  搬完了东西,我们便开始了拜月“典礼”,虽不知这样的习俗是从哪里流传下来的,但是我觉得这一定是个好兆头。放眼望去,邻家的都在拜月,那火红火红的.蜡烛被微风一吹,霎时灭了。难道这是在为月亮庆生?我疑惑不解。

  爸爸搬来几张椅子,好让我们可以休息一会儿;妈妈捧来水果、月饼和茶,我们一起坐在天台上,吃着美食,喝着清香的茶,欣赏着这片美景,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我央求着爸爸让我放一个孔明灯,虽然这是件很危险的事,但是它的寓意总是好的。就这样,我放了一个孔明灯,它承载着我的心愿朝天空飞去……

  皎洁的月亮,数不清的孔明灯,绚丽的烟花,把中秋的夜晚装饰得更加的美丽,如痴如醉地望着这迷人的景色,恍惚觉得身处仙境一般,又似在画中畅游。

中秋的随笔9

  一、

  我因为工作的缘由,不能回家伴陪着二老度过中秋团圆的节日,古人说的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也不例外的,父母逯龄体弱,弟兄几个皆是这个原因那个理由,没有一个能在父母身边的陪着父母聊天,度过这美好的节日良辰。今年是双节莅临,双节毗连的中秋不多,据有关专家说十九年一遇的,但我只记得九三年是个双节毗连的日子。因为那是个孩子的生日的,也是恰临中秋国庆相连的,所以记忆格外的刻骨。我不能和父母同桌相共餐,同饮祝贺。远在老家的父母,只好听到我在手机里的问候了,这毕竟是唯一能够与父母沟通的通信语言了。我在工作岗位上,夤夜,围坐一室,静览圆月,品月饼,赏节日的月亮,只能与工友共叙节日氛围,话未来锦绣,聊天南海北生活风情,砍人情世事,凝望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星空,心中的思绪在杂乱肆意的飞翔。

  幼时候的中秋,用现在的话去说是极其寒酸磕碜的。用网络时髦的语言来形容那是最为奥特啦,无法媲美现在的中秋,但在我的心目中,颇有另一番浓重的滋味!在煤油灯的锅屋(我们老家的厨房过去全部叫做“锅屋”,因为屋里长期被烟熏火燎的,满屋子全部是魆黑魆黑的,只有两口地锅和一个烙煎饼的地鏊子在屋里,另一个是做饭的大锅,还有一个炒菜的小锅,其余的就是一堆柴火)里,微弱的灯光莹莹的,母亲和着面,在面里装些红糖(红糖还是要糖票的,生产队里每年都发布票、糖票、粮票等生活用品,母亲积攒不知道多长时间了在小瓶子,弆藏在柜子底层,把柜子锁好,钥匙就栓在腰带上,只要叫我弟兄几个发现了总会悄悄地偷吃干净的)在地锅里,烧上柴火,拉上风箱(风箱,过去农村家家用来烧火做饭吹风的箱子,里面是鸡毛做制,风箱底部有个口,风箱有个把,一拉一推,风就是从底部口里出来吹到锅底,使柴火燃烧的更旺),把锅烧热了,贴上饼子,一会儿在用铲子翻过来煎烤,外头都煎黄糊了,里面才熟透,我们弟兄几个就围坐锅台边蹲着,被烧锅的烟火熏得不住地咳嗽,母亲叫上堂屋去,我们弟兄几个口头上是应许身子不见动弹挪窝,唯恐月饼熟了自己捞不着吃,有时候呛得两眼直流眼泪才不得不出去一会,喘息两口,然后赶紧跑到屋里占着窝蹲着,就等待着吃上母亲特制的“月饼”,蹙额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直盯着锅盖,脸上一直挂着亟盼的笑容,似乎要穿透锅盖,神奇的先吃为快。其实在没有熟之前,锅是用秫秸串成的箅子罩盖着的,我们弟兄几个就一会叫母亲掀开锅盖看看熟了吧,母亲却十分淡定得说,掀一掀,烧半天,不到火候是不能掀的,那样既浪费柴火,又浪费时间。我们弟兄几个口里馋的不断地留着口水,用胳膊不断地擦拭着,有时候母亲看到我们弟兄几个脸上用口水擦拭的一道一道黑杠杠,母亲露出粲然的笑声。我们弟兄几个你觑我,我看看你都咧着嘴言笑晏晏起来。煎好了一个饼子还不能叫吃的,用毛巾捂着,放到小秫秸筐里,我们直起身颔首晃脑的,直直的跺脚。母亲是等待够弟兄几个能摊上一人一个的时候才能吃得,母亲害怕我们弟兄几个互相争阋。每当母亲掀开锅翻腾月饼的时候,我们都起立探头细看,这个时候,我们弟兄几个还用双手在一个不经意间的时候,猝不提防地捂着另一个人的双眼,不叫看,哥弟之间都互相嬉戏大闹,母亲在这个时候,总是出来当裁判,制止喧闹,弟兄几个总是在母亲的呵斥中停止,恢复原来的地方蹲着,有时候蹲着脚麻了,就站立跺一跺脚,只要有个跺脚的,紧接着都起立跺脚,母亲故意板着脸叫去屋外院子里溜达溜达去,弟兄几个有时候也乖顺地在院子里蹦跳着一阵子,然后突然地争先恐后的挤到屋里又一声不吭地呆着。当我们我们弟兄几个一人一个的时候,吃得好香好香的,热饼子,母亲叫用碗盛端着吃,不要烫着,我们弟兄几个哪里管那些,小手来回倒换着吃的,烫着手,烫着嘴,舌头来回的倒腾着,裂开嘴哎吆哎呦的还是吃的香,来不及细嚼品味,就一口一口的抿着舌头硬硬的给送进了肚子里,都想赶快吃完第一个,才有机会拿第二个的,就是连糊掉渣的渣子现在看来没人吃得也给饕餮地吃进肚里了。香的好甜好甜,现在想来无法寻找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美滋滋情形,等到吃饱了,才想起赏月的,赏月是昂头凝视着,月圆月好。吃饱后,才去出门和小伙伴们来藏猫猫活动,直到煞黑二半夜才在母亲的吆喝声中归家睡觉,中秋的夜晚是幸福的,愉快的。还没有过去中秋夜,就去冀盼着下一个中秋什么时间来呢。

  月是中秋明,月是中秋圆,酒是故乡醇。举家灯火通明,我想这是心理的思念作用吧,中秋叫人想家的节日,叫人联系与月亮的故乡一切,联想到许多小时候的一切,心灵的思念放荡不羁。世间美好的景物和事情总是和故乡联系在一起,眷恋着故乡,眷恋着老人,眷恋故乡的许多许多纯真的故事、许多有趣的故事、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我都是奔五的的人了,年龄愈大阅历愈深愈是思念幼童时期的故事,思念那段难以忘却的艰苦岁月,现在已升华为人生中最为值得回忆的一段往事,我敢大言不惭的说,我在那艰难困苦、挨饿的岁月里锻炼成长的正能量,沉淀了风风雨雨的生活洗礼,直到现在一些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都不是我这一代人敢于吃苦,敢于接受独立挑战,敢于正视面度生活的压力的对手。正直中秋,不得已的远离父母,心里滋生着思念二老的康健情况,思念二老的节日的情怀。有一首歌唱的'好,月亮代表我的心,对于生活在老家的二老来说,孩子在外工作,今晚的月饼代表着所有孩子的一片孝心。在举家团聚的时刻,远方的孩子就是天空的月亮,老家的父母看到了吗?你们并不孤独,虽然孩子不能依偎在您的身旁,仍旧和您心心相通相连,有皎洁的月光伴随,举杯邀明月,独饮有孩儿。月朗星希,有电讯传鸿,不必泪颊湿巾,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双节过后,我会补上一杯美酒,厚实温暖您的身边,伴随二老一同庆团圆时,同享美好前程。

  二、

  说是中秋,有一年的十五过的极其简单、简朴、别扭。中秋之晚,母亲翻箱倒柜的折腾了半天,只听到母亲一阵长声短叹,没有寻到一丁点甜糖,母亲出去串门去了,好大一会才沮丧的回来,看来这个中秋是吃不上含糖的月饼了,只见母亲从兜里掏出一把用纸包着的芝麻粒子和几粒花生米,母亲的脸上难看的叫我们弟兄几个不敢多问一句。唯恐被这个时候母亲发飙的尅上一顿,自找挨熊不值得。母亲照例和往年的中秋一样的和着面,只是月饼的陷少了糖。糖换成了芝麻粒花生米。母亲安排哥哥拿出蒜臼子,摘去辣椒根藤,网蒜臼子里装入辣椒,永臼子把使劲的捣腾。

  我围着母亲的和面的桌子转悠着,心里想母亲赶快和面,腾上月饼,肚子里正在咕噜咕噜的叫唤呢。说快也快,母亲很快就在锅屋里腾好了月饼,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门外把哥哥喊走了,临出门的时候,哥哥还撂下一句话:别先吃,等到我来时再吃。母亲端着腾好的月饼,走进堂屋,我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胸了,哪里还记住哥哥的话语,母亲说,先慢慢吃,给哥哥留着。我哪管三七二十一,虽说月饼里少了点糖,有哥哥在蒜臼子里的辣椒子,就着吃,辣乎乎的更能下饭,不知不觉中,蒜臼子里的辣椒被我用饼子擦得干干净净的。吃的大汗淋漓,嘴里直喊痛快!嘴里还不住吸溜吸溜的发出辣舌头的声响。腹饱心足,那个滋劲别提了。我们刚刚吃晚饭,哥哥气喘吁吁地来了,哥哥连忙拿起月饼,另一只手里拿着筷子,边吃边在在蒜臼子里乱倒腾,怎么看不到一点辣椒子,疑问着,哥哥顿时心里来气了,脸上罩上了愁容的云翳,拿起蒜臼子靠近煤油灯下自己端详,问我辣椒子呢,我一看到哥哥满脸的杀气,我就知道,坏了,我光顾自己吃了,不该自己独占,哥哥向来是不喜欢别人独占自己的东西。我忘记给哥哥留点,把祸惹大了,哥哥是个暴脾气的性格,容不下“吃亏”。我就胆怯的退步,似乎在逃避一场可怕的瘟疫,心情陷入了低谷。

  “我问你话呢!?”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哥哥的吼问声震动整个草房。我睖睖睁睁地往院子外退辵。这时,哥哥顺手拿起蒜臼子扬了起来,我连忙双手捂着头闭上眼。只听到“哐当——”一声,瞬间,蒜臼子在院子里被哥哥摔碎了无数半。

  “我叫你吃!吃!”哥哥的气就这样的以这种方式泄气解决了。整个中秋,一家人被搅腾的如此狼狈,不欢而散睡……

  现在正值十五的中秋,想起往事多多,几乎每一年的十五要强比一年,由于幸福水平的不断提升,往事的故事永久不会复制,只能成为沉淀在内心的深处,成为“忆苦思甜”的回味的法宝。

中秋的随笔10

  当火热的季节即将离去,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成熟,墨绿的青草开始泛黄,虽说是收获的季节,却也预示着一种萧瑟独孤。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竟是那样的无情。于是你只好去歌颂天上的明月,或是带了一缕思念去回味无尽的情丝。

  儿时候的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外婆的歌谣却已是恍惚游移。“月姥姥,本姓张,骑着驴,挎着筐,挖着菜,拾着桑,一步一摇上山岗”,或许这是所有外婆的歌谣。我的外婆早已离我远去,远去的似乎已记不清她的准确的摸样。而我的内心里,却总是在中秋季节引出无限的思绪。每每到了中秋的夜晚,望着天上的圆月,这种思念的情怀会不由自主的从心底生起。

  小时候淘气总是那么的甜蜜,外婆的慈爱深深的留在记忆。每当中秋夜晚浩月当空的时候,便依偎在外婆的胸前,缠着她讲许多月亮的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手里握着一块粗糙的月饼幽幽睡去,而孤独的外婆总是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后来,外婆离开了我,每每到了此时,我便想起——想起我亲爱的外婆,如今您在那里?

  外婆年轻守寡,只有母亲一个女儿,从我哇哇逐地的那刻起,便成了外婆的寄托。在以后与外婆相依的二十多年里,外婆始终辛勤地操劳着一切。白天去队里干农活,回来还要种自留地,收拾院子,种小菜园。到了晚上,外婆戴一副花镜,搓麻线、纳鞋底、糊鞋帮、做袜子。只记得外婆从来都是有事做,她像一只蜜蜂,为自己的后代辛勤的劳作。

  我又是那么的不懂事,经常的惹她生气。那时又是那么的'贫穷,贫穷的酸楚现在不愿提起。好在外婆是那么的爱慈,只要看到我在身边,总是脸上挂着笑意,即便我捣蛋调皮耍赖无知。

  记得那是一九七六年初夏的一天,吃过午饭,我去同事家有事。傍晚回到家中,却见外婆趴在床上,她说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胃里很不舒服。我便开始给她捶背,外婆有老胃病,我经常给他拾掇。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会外婆便浑身软软的,叫她也不应声了。

  我有些害怕了,喊来了邻居的陈婶,她说还是快送医院吧。于是找来几个好友,抬了外婆送去医院,结果诊断为心梗。外婆一直昏迷,却不时一阵阵地咆燥翻腾,我便紧紧地抱住外婆,整整抱了三夜两天,第四天早上,外婆终于醒过来了。

  醒来的外婆面带微笑:“你这孩子,怎么把我弄到医院来了?我这老胃病用不着住院啊。”我见外婆醒来很高兴,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便问外婆想吃点什么,外婆说想要吃蛋糕。于是,我跑遍了青州城却没有卖的,那时的一枚蛋糕竟是如此的奢侈,我有许多的懊悔,这也是其中之一。没办法只好用开水浸一个鸡蛋,她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可是又自言自语地说;“扔了就浪费了,我还是吃了吧”。

  看着外婆吃完鸡蛋,我心里很不是自滋味,所以后来给外婆扫墓时,我总是带上一包蛋糕,供在外婆的坟前,告诉外婆说:“姥姥,我给您买蛋糕来了”。虽然明知道外婆难以品尝到蛋糕的滋味,但每次我都忘不了给她带上。

  事情总是让人难以预料,没想到的是,中午时分,外婆在说话间,头一歪就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安详,走得那么让人难以接受。外婆真的走了,我欲哭无泪,那心里是阵阵的生疼啊,那种疼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时,家里有老人故去,都是单位出车同事帮忙处理。虽然外婆不是至亲,但厂里都知道我从小跟外婆长大,便派了一辆解放车,除了邻居和家里人,在众多水泵厂同事的帮助下,送走了外婆。现在回想起来,具体是那些人都记不清了,在此表示深深地谢意。

  外婆离开我已经近30年了,每当我想起慈爱的外婆,总悔恨自己那时的无知和无能为力。现在生活好了,外婆却早已离我远去。在这明月当空的中秋的夜晚,假如亲爱的外婆天堂有知,我想告诉您,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那捣蛋的外孙。

中秋的随笔1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王菲空灵的歌声在耳畔萦绕,我的思绪也随着歌声飘往那美丽的中秋夜,想起那魅力无限的中秋月。

  每当中秋临近的时候,我的心情颇不平静,思念像淅淅沥沥的雨,又仿佛那华美的月色,在心海蔓延。

  中秋的夜,盈满了思念。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我的思念如同决堤的海,深深地思念我远在天堂的父亲,您可安好?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女儿为您准备了您喜欢的佳酿,为您准备了象征着团圆的月饼,还为您准备了您喜欢的时令水果。今夜,我们共赏一轮圆月,可好? 今年的中秋月,因为昨夜一直持续到今晨的一场秋雨,显得没有往年的那么皎洁,明亮。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圆人团圆,今夜的中秋月仿佛怕打扰了我们的团圆而羞涩的躲到淡淡的云层后,偶尔才会露出那娇羞的容颜。尽管如此,月的清辉依然洒满人间,仿佛是旋律悠扬而高雅的华美乐章。

  中秋的月,逐渐的明亮起来,那洁白纯净的光芒为我驱走内心的寂寥,唤起我思念的潮水。中秋的月,挂在儿女的心头,照亮父母的心窗。远在他乡的小妹,今夜,你可在思念远在故乡的母亲,思念远在天堂的父亲?你可知道,故乡的中秋夜,月光里,有一双母亲的目光在殷殷的期盼着,期盼着远在他乡的你能够衣食丰足,生活无忧?你可在与远方的亲人共赏一轮圆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华如水的夜里,思念的泉在内心沸腾,思念在文字里荡漾,如同那一顷碧波上美丽的涟漪,一圈一圈的在心海荡漾……

  天堂的父亲,你可记得我小时候中秋的月?那时的我,少不更事,每年的中秋来临,心心念念惦记的就是那被妈妈藏得非常隐秘的月饼。那时,家里种了好多的`玉米和大豆。每逢中秋节的时候也是每年丰收的时候,家里也是最忙碌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您和妈妈就起床,赶去收割田里的庄稼,而我的任务是在家里照看依然在睡梦里的弟妹。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月亮升起的时候,疲惫不堪的你们回家了,我就带着弟弟和妹妹到村子里疯玩儿。那时的中秋夜,格外的寂静,秋虫的呢喃声声入耳,皎洁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山村,树木,房屋,收获后堆积如山的庄稼,安静地卧在村边的老黄牛,还有在老槐树下抽烟,歇息的人们,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美极了。

  那时的中秋月,美丽了我的童年,甜蜜了我童年的梦。忙碌了一天的你们是没有心思赏月的,等到你们忙完,吃过晚饭,宁静的山村里就会响起母亲们声声唤儿归的叫喊声。在妈妈焦急的声音里,我们蹦蹦跳跳地回家,母亲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中秋节我们最期盼的美食,那香甜的月饼。一家人围坐在山村小院里的小桌子旁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时的月光更加明亮,月亮好像离我们更近,我抬头,仿佛能看到那月宫里轻歌曼舞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还有那正在酿造桂花酒的吴刚。一朵淡淡的云妖娆而过,月光也变幻着模样,中秋的月,好美。

中秋的随笔12

  中秋节放假三天,为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用心体验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我布置他们以“中秋节”为话题写一篇生活日记。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写好这篇日记,布置作业时,我作了简单的提示,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体验:

  中秋节这一天,家里或者街上气氛与平时一样吗?大街上、超市里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行人、商品、车辆等方面具体观察)你们家里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做了哪些菜?吃饭时的气氛怎么样?观看中秋联欢晚会了吗?节目怎么样?你印象最深的节目是什么?你赏月了吗?中秋节的月亮怎么样?这一天,你过得怎么样?……

  简简单单了为学生罗列了这么多之后,我告诉他们可以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来记述中秋节这一天的生活和感受。

  同学们会写得怎么样呢?在我的心里还是个未知数。

  中秋节的晚上,全家都休息了。我躺在床上不禁想起了留给学生的.这篇日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接触作文,我知道这项作业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我进行了简单了指导,他们是否认真的领悟了,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我不敢有过高的奢望,我想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文通字顺、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我们一定要遵循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向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他们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千万不能盲目提出各种各样的过高要求,让他们对写作望而却步。

  想到这些,我提醒自己:在假期开学评讲日记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发现每个孩子日记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真实的想法,只要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赏识,体验到习作的自信和成功,我都要加以表扬和肯定。

  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在等待中定会欣赏到不可预约的精彩!

中秋的随笔13

  中秋时节第二天,我回到乡下!

  乡下的秋天,天高云淡,微凉的秋风像初春雪山融化后的溪流,夹带着些许的寒意冷冷而来!白露过去,天气便没有了夏日的热度,白昼也开始变短,时光就这样不经意从手指间滑落!

  躺在乡下的老屋,总有一份心事,在这里,曾留着我的童年、少年的足迹,翻阅着这老屋的文字,那份温馨的记忆就会从心里涓涓而来!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这个举家团员的时刻,回到乡下,便更能唤醒我心里强烈的记忆!

  每年中秋节,乡下正是收秋时节,节日气氛就全部融入在收获的微笑里面,红红的高粱,金黄色的玉米,沉甸甸的谷穗,都注入了乡下人们无限的渴望、期待与幸福!这份心情,回想起来,虽然有一些记忆已经被风一次次地吹走,但是,昔日的印痕却深深留在我人生的道路上!

  今年的秋收时节似乎要推迟一些,窗外依旧是一片绿意!只是微凉的秋风从树叶间划过,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呼吸!

  静静的老屋,一任微凉的秋风在这里流淌,岁月、记忆、流年,在我的眼前,碎啦,散啦,暗了,灭啦,变化着心情的戏法,如潮水般在这秋天的风吹来散落,我的心宛如一座空城!

  院落里散满秋天清凉的月色,静静的,只有秋蝉在不停地歌唱着,有了蝉鸣,秋天的院落不在那么的寂寞!

  人生就是聚聚散散,没有永恒的春天,也没有长久的冬天,细数着这个院落的流年,在这里曾有繁华的时节,一群群青春的童影,一如昨天的影子在我的眼前浮现,伸出手想再抚摸一下昨天的那个自己,当我的手触摸到一阵冰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触及到玻璃镜框,这个镜框里装着我们一家人各个时代的照片!每当回家,我都会独自留恋这照片里曾经的人与事,而这一次中秋回乡,依然如此!

  今天与昨天,远不是天涯海角那么的简单,有时候,不是时间忽烈了自己,是自己忽烈了岁月,这个熟悉的院落,老屋,在岁月的经年里一次次记录着我们生活的印痕!

  世界上没有如果,面对从眼前流过的时光,不惑之年的我,却再没有年少时候那样,伫立在院子的月色下去放飞思域!

  因为不经常在乡下居住,这里便有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也是由于这个缘故,便会让我常常想起唐朝李白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悲从心来!思念而至!

  思绪随风而至,回首这如烟的往事,静下心来,我总是以为山是海的`故事,云是帆的文字,千帆过尽之后,才发现往事不是如烟!就像是风起时沉甸甸的痛在心头驻留!

  乡下的秋夜,窗外是那么的静谧,一贯在夜里爱管闲事的狼狗,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似乎有些困倦,抱着嘴静静地在自己的窝里熟睡,呼噜声一次次从门缝里传来,衬托了秋夜的安宁、祥和……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静静地去捕捉它的时候,它就像一片优美的文字静走在你的心里,即使风起,在那些如水如潮的季节里,依然能够信守一份静谧的安详!一切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一切又似乎是在我们视线的千里之外,欣然为之振奋,欣然为之平和!岁月洗尽铅华,时空封固记忆,在这宁静的夜晚,谁又能知我心里的潮起!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刚刚经历过数日秋雨的洗礼,潮气在这淡淡的月色里依然有着几份湿重!

  最让人欣慰的就是秋语,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蝉、蟋蟀、草丛上的蜢蚱、屋檐下的麻雀,还有参天大树上的喜鹊,它们都在这秋天的舞台里扮演着角色!特别在乡下,足不出户,透过窗帘,在院落里蛮能欣赏到这秋天的节奏!

  秋天,还有一篇惹人的字样,就是秋月。说起秋月,要数中秋的秋月最令人难忘。黑暗的秋夜,涌起一片皎洁的明月,淡淡如水的月色撒在人们的心上,使人不由自主地发出对秋月的赞叹。有时候更是来自心里的一种喜爱,和其他季节的月色相比,秋天的月色更多一份魅力!特别是夜阑人静的时候,秋月会撤出你不尽的思恋!

  走进秋天,聆听秋语,感受秋情,虽然心情有时候会走走停停,但是每一次徘徊,都会让秋天的人们去书写一篇秋天的文字!

  又是一年中秋来,阅读着这秋天的月夜,我想起了远去的童年,想起了故去的父亲,想起了行走天涯的朋友……

中秋的随笔14

  中秋在即,眼下学校要放假。据说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紧挨着。很多人都在规划着假期行程。五一可以不回家,假期亦可以不回家,八月十五乃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对于一个经常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这次的家是必须要回的。八月十五故又为团圆节。我们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回哪个家。按照往年的惯例,先是回我家,因为我家离单位比较近。学生一离校,我们随后就踏上回家的路途。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放假改在了下午。下午走亲访友,历来很少,只好推到明天。中秋节回家,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佳品。平常可以随意一些,但如今不能马虎。除了月饼之外,其他的食品不是不可以送,但那些都只是配搭。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呢。相传元末时期,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朱元璋欲联合这些人一起抗元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刘伯温于是命王昭光制造饼子,饼子里藏入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这才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东北地区至今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究竟月饼是否源于那个时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对家乡的思念,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可见中秋节作为一种传统佳节已经深入民间,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更是一种绝美的人间享受。那么,为何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呢?或者说,为何八月十五要赏月呢?据说八月十五成为固定节日始于唐初,“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书太宗记》)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事实上,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难怪中秋节要赏月。从季节这个角度讲,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是中间月,而十五又处于八月的中间,故八月十五就称之为中秋节。从农业这个角度讲,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秋天显然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之后,那些东西总不能束之高阁,还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于是就拟定这样一个节日,为的是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秋后的收获。该吃吃,该喝喝,不亦乐乎?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了中秋节,这一年也算是过了一大半。马上就是十月一,元旦。时光如电,说的一点不差。月圆之时,渴望一家人聚一聚,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就借着这个传统节日,把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份牵挂和思念一并寄回家。每逢佳节倍思亲,真的是这样。不信,你去异乡住上一两年,举目无亲,你就知道什么是思乡之情,什么叫想家,何谓乡愁。

  记得上大学那会,八月十五是不让回家的。学校给发月饼。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水果的,真是应有尽有。吃着他乡的月饼,就是吃不出家乡月饼的那种味道来。我后来才明白,那些月饼不是不好吃,是看和谁吃。你那时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家里边的亲人,就跟闹钟定了时一样,不自觉的。月饼,就是要中秋吃,而且是和家人一道吃才好,吃的是心情,吃的是那种氛围。

  他乡的月亮不能说不够圆,也不能说不明,可就是缺了家乡月的那种亲切、可爱——你觉得它离我们是那样的接近——你可以说,那就是你一个人的月亮。你想要拥有就能拥有,因为那是你独有的感觉,可在外面就不一样,实在没有那种感觉。任何人都可以说,那是他的`月亮,不是我的或者你的。归根结底,那不是你我的家乡。难怪说,月是故乡明。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皆因那不是自己的家乡,故连月亮也成了人家的不是?月亮,家乡。多么美的语言,多么悦耳的词汇!

  也许在外面住惯了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内心的撕扯,而是习以为常了。若不是因为扎根在外多时,恐怕就是一种麻木。这显然是很可怕的。家乡之所以称之为家乡,就是因为你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那个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里的胡同,人家,对你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不会在心里舍弃它们,它就像刺青一般刻在了你的脑海里。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话音乃至血液里,都有它的存在。那里显然就是自己的根。如今你不回家,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与家的那份亲切感慢慢就会淡化,刚开始可能没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反而越是需要那份最初的家的感觉。如果中间一下子没有了,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等于切断了自己的生命之源,即失去了所谓的根。久而久之,内心的那种惶恐和寂寥就会席卷而来,顿时感觉一切都跟空了一样,连心也是空的,如同浮萍飘在水上,没有了着落。即使该有的都有了,心里也会隐隐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漂泊,心的漂泊。一旦没有了根,幸福就会离我们远去。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都是一样。并且最终都是要回归到家乡的,所谓叶落归根。

  鉴于以上种种,我极力鼓动老公他回老家一趟。老公当时应允了。可最后竟说,那也得看家里的意思。天哪!这叫那档子事啊!回家还得经由老家人的同意,说好听点,家里邀请我们,我们才回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话里的意思——近乡情怯。我想也是。这么长时间没回去过了,都不知道家里的具体情况。好在,他信奉一句话: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老公的心里是有家的,只不过被现实的表象掩盖住了,或者说是他自己故意这么做,为的是不让别人觉察出他的儿女情长来,免得被人说成是脆弱。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感觉不出自己有回家寻根的需要了。他也被自己给骗了。这就是所谓的惯性,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需要有人从旁提醒,否则会看不清真实的内心,无异于失去自我,岂不令人担忧?

  无论如何,中秋节,我们要回家。带上月饼,带上祝愿。

中秋的随笔15

  我盼望一年的它,带着满面笑容走到面前,十分亲切拥抱我,以至于我的双手被它弄到背后,旁边跑来另一好友,忽而“咔哒”一声,我带着一副“银手镯”,木然地站在监狱中,无论如何敲打牢门,我也必须与好友错过。

  ——题记

  农历八月十四日夜,一亲戚来访,此时必有一大餐,中有各类海味,令我期盼的程度不亚于年夜饭。因客人来的较早,享了一小时的口福,填了一肚子的`美味后,七点半我先行下桌回房,父母与客人在餐桌上交谈。

  回房间后,吹着空调,读书、写作业、玩游戏,好不惬意,压根没有意识到,天已经很黑了。

  临近九点,电话手表的铃声如往常一样,伴着闪烁的画面找上门来,我与好友约定准时九点楼下见。

  放下手机,准备换衣服,猛然想起客人还在家里,此时此刻溜出去自寻乐子,岂非不尊重客人?我退了回去,瘫在床上,房间的门黑沉沉的,没有锁,但出不去,房里的我软绵绵的,想出去,可没“钥匙”。年轻本该气盛,我却逆来顺受地当阶下囚。仰视天花板,一瞬间想从中钻个洞跑走,看看自己,幻想着能穿墙。然而它们总归是天马行空,侧个身,透过几近一面墙大的玻璃望向天空,天已经很黑了,空中只有一轮明月。临近八月十五,月必甚圆,以玉盘称之仍有不足。不知为何,总觉得月在天上,不够圆也不够亮,不够圆者,时时认为应从某处取下了一块,进而补全。盯之一段时间,恍然出现另一圆月,与其并肩,其上一块,已要坠矣,且正是原月所需式样,欲落却不能落,十分憋屈;不足亮者,便是目光所及之处可直视无碍,心中隐隐感觉有处依旧缺少光亮,却只能不了了之。图片

  十点,客人起身,我总算拧开了房门。两个半小时犹如二十三小时,剩下的一小时只用来吃个饭。送了客,收拾了家,洗了澡,完成诸项事务后,回房准备睡觉。

  拉上窗帘前,最后望一眼,天未亮,月未圆,低头看了一眼电话手表,“人未聚。”

  直到现在,它仍未响一声,为这位从“狱”中脱出之人报喜。也就是说,我与好友,注定错过。

【中秋的随笔】相关文章:

中秋随笔初中04-20

中秋节随笔02-13

中秋节节日随笔12-09

中秋节随笔15篇02-13

中秋节随笔(15篇)02-13

中秋节随笔(汇编15篇)02-13

寒假的随笔05-20

随笔作文05-27

相亲的随笔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