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老师的学生

时间:2023-11-15 17:32:03 职场 我要投稿

  感染学生的老师,感动老师的学生

感动老师的学生

  有一次我带凯安去上他的陶艺课,姚老师(凯安陶艺课的老师)过来说要跟我单独聊聊。我本来以为是要商量上课的时间,因为凯安在寒假期间催着我给姚老师打了很多次电话希望能快点上课,我心里很不好意思。没想到其实是她写了一篇文章要和我分享。

  读完后,我非常感动,经姚老师同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文章。

  姚老师说凯安很令她感动。在凯安学习陶艺的过程中,他甚至我们全家都受益多多。制作陶艺是凯安调整自己情绪的心灵良药。我想,如果上“兴趣班”或练习一种技能,到最后无法让这个“兴趣”或“技能”帮助我们解压或医治灵魂,而只是让人“获奖”或“登台”,那么等到奖状腐烂了,舞台的灯光消失了,我们的灵魂里还剩下什么……

  激情比才智更重要,因为激情不仅能够给人动力,还能医治人的心灵。在让孩子奔跑于各个“兴趣班”的过程中,如果有幸遇到了有激情的老师,能够感染孩子的老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让孩子继续被感染。我们家长追求的不应是别人给孩子或自己的掌声和认可,而是孩子的灵魂因为他的兴趣而丰盈,性格更富有毅力。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奖赏了。

  执着的凯安——我的学生

  春节刚过,凯安的妈妈已经打过两次电话寻问凯安的陶艺课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凯安的手“痒”了,他想念他的泥巴了。因为课程编排的原因,凯安还要等上一周才能开始。作为老师,面对如此热爱陶艺的学生,有很多的感慨,要写些什么给我的学生凯安了。

  一开始定的题目是《我的学生——执着的凯安》,但回想起凯安陶艺课的点点滴滴后,我把它改了过来,他,是凯安,是执着的凯安。

  初见凯安,是在他二年级的时候,他来参加我的陶艺兴趣班。文静清澈的小男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我,他叫林凯安,从美国来。

  特别注意到他,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他的韧劲、耐性、规矩。当时他是插班,班里的学生都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他在这个班里作品表现不突出。当时我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要求是:好作品,大家评定认可,留下来,上釉色烧制;不满意的,自己亲手揉掉回泥。很多同学一开始接受不了自己毁掉作品这一关,现在想起当时的我,真不知该怎么评价好。其实我知道每个孩子用心创作,真实表达的作品都是好的,可偏偏愿意他们更好;也知道他们还能够更好,更愿意看到他们超越自己后的兴奋和喜悦,那时候我的内心比他们还要激动。有的同学能够接受大家意见,无怨无悔地从新来;有的同学能够勉强接受;还有的不能接受,甚至因此退出了。凯安欣然接受,并且还要对给他作品提出意见的我和同学们说:“谢谢!”一次、两次、三次……他毫无怨言地毁掉自己的作品。

  那个学期下来,我们大家都知道,凯安没有一件作品留下来。后来我们师生在一起经常提起这事,同学们很佩服他的不懈,他自己倒觉得没什么,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而作为我,每每想起来都很心疼,心疼这个7岁的男孩,每次兴高采烈地来上课,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再义无反顾地揉掉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经常埋怨自己的“轴”,对学生的作品干嘛那么苛刻呢,鼓励肯定孩子的表现,更是促进他发展的好方式。自己当时真的就转不过“弯儿”来,但,我碰上了比我更“轴”的学生——林凯安。

  特别清楚地记得那个学期末,学生们就要放假了,凯安特地跑到我的教室跟我说:“姚老师,下学期见,我还要参加陶艺班。”

  我对这个白净的小男孩,刮目相看了。

  接下来,凯安的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作品设计意图,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现,得到师生更多的肯定和好评。每当点评他作品的优点时,他都会非常认真地说“姚老师曾经说……有一次某某同学就是这样做的,我改进了一下……”让我们吃惊的是他几乎记住了老师在课堂上曾经讲过的所有话,记住了所有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并把这一切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会着,完善着,再创造着……

  当做老师的人,看到自己的言行,思想,理念,深刻地感染着自己的学生,并被他不折不扣地落实贯彻发扬时,职业幸福感油然升起,是满足,更是激励。

  凯安有目共睹的进步,作品表达的随心所欲,巧妙的创意思维,形式美法则有意识的运用等等,给我和同学们更多的心灵的感动与惊喜。同时他从容自信的创作状态,让他越来越享受与泥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享受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赏析、讲评作品的乐趣。而这份从容自信,也加速了他在其他各个科目学习中的进步,经常听到他真诚自豪地对我说:“姚老师,我整个人都在进步呢!”

  现在凯安快11岁了,在这4年里陶艺课伴随着他的成长,凯安用他的坚持,鞭策着我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凯安用他的执着鼓舞着我,让做老师的自己在课堂上总有与学生们心灵碰撞的激情。

  每每看着凯安忘我地与泥亲密地交流时,总会想起罗恩菲尔的话: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了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即达成。

  执着的凯安用他成长的轨迹诠释着这句话,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教育的力量和魅力。

  祝福你,凯安!

【感动老师的学生】相关文章:

学生对老师的爱的文案11-17

感动励志的句子07-19

最感动的情话12-05

励志感动文案12-23

特别感动的情话10-04

老师和学生的作业契约11-15

感动女朋友的情话01-09

分手后感动的情话12-15

让女人感动哭的情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