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

时间:2023-11-30 17:09:45 育儿 我要投稿

  

  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1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智能发展正常的1-3岁的婴儿,对方位的辨别能力很差,3岁儿童一般能辨别上下,却难于辨别前后、左右,他们的思维处于超常行动阶段,掌握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很差,3岁以前的儿童掌握3这个数字就相当困难。

  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超常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感知特别敏锐,如对汉字字形的形象知觉,一般视觉和听觉的辨别力,以及方位知觉等的发展,均超过同年龄儿童的水平。

image.png  

  他们的记忆力也比较强,分析和概括能力也有了初步发展,他们都能辨别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辨别汉字的一些形近字、音近字,这些儿童一般都能识几百个到一千个汉字。能认一百以内的数目字,有的还初步会算5以内的加减。

  超常儿童在幼儿阶段的智能发展也大大超过同年龄儿童的水平。他们的特点除了具有精细的视、听辨别能力、较强的记忆力和稳定的注意力之外,还进一步发展了一定的抽象概括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对抽象概念的词如交通工具等能有一定的理解,基本上能进行一级或二级分类(例如在实物图片分类实验中,他们把汽车、火车、电车、自行车放在一起,归为车子一类,这是一级分类;他们又把飞机、轮船和车子一起,归为交通工具一类,这是二级分类)。

  而一些研究资料表明,6岁儿童一级分类正确率只达到69.8%,8岁儿童二级分类正确率才达58.3%,而超常儿童在幼儿期就远远超过了这些标准,说明他们的类概念有了相当的发展,因而他们在掌握数概念和进行运算方面,也很突出。这些超常儿童几乎都会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超常儿童在学龄初期的一般特点是,学习自觉,不仅记忆力强,特别是思维敏捷,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突出,有的逻辑推理能力有相当高的发展。由于他们心理发展的水平较高,所以他们的学业成绩往往大大超过同年龄儿童。他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入学读书,有的甚至连连跳级。

image.png  

  近年来,早期教育在国际和国内都受到普遍重视。不少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教育决定其今后的智能发展水平,对于超常儿童的早期教育更是如此。专家指出,一要适当,二要全面。

  所谓适当是指进行教育的时期并不是绝对地愈早愈好。同时要注意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避免儿童智能过早地只偏于某一方面的发展。

  正确的早期教育,会使更多儿童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错误的`早期教育反而会糟蹋其未来的才能,或者破坏其种种能力之间的平衡,或使儿童负担过重,反而有害于他们的正常发展。

  社会舆论、家长和教师对超常儿童以及早期教育也应该有正确的态度。有些家长对儿童往往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甚至拔苗助长。也有些家长和教师把早期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教授,片面追求知识量,忽视了智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还有些家长和教师则不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对我国超常儿童的数量虽然没有进行普遍调查,但是按常态分配来看,这个数量会相当大的。

  如果这相当多的超常儿童能及早被发现,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因材施教地进行定向培养,将是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大好事。

  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2

  超常儿童大体分为智力相对较全面超常儿童及特殊才能超常儿童,后者较多见,尤其在音乐、绘画、数学、外语、体育等方面。

  超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如认字等)有兴趣,感知觉敏锐(如视觉及听觉的辨别力强),记忆力强;幼儿期有较精细的视、听辨别能力,注意力稳定,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掌握书面语言迅速,能够自己阅读并有一定水平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推理能力;学龄初期表现为记忆力强,思维敏捷,求知欲强。

  大多数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常态范围,称为常态儿童。少数儿童智力发展突出的优秀,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称超常儿童。我国对超常儿童的认识历史悠久,孔子最早把人的智力称为上智、中、下愚三种。这种分类和今天儿童分为超常、中等、低下一样。超常儿童古今中外都有。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教授通过10多年的研究,发现超常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发展的超常儿童

  ◎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他们很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不仅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视学习如同游戏般轻松。

  ◎思维敏捷,有独创性。超常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善于概括的非凡能力,能抓住实质,迅速灵活,有策略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许多超常儿童的视听觉辨别能力较强,如能理解汉字的组成和童词上的细微区别等。同时、他们的观察是有目的和条理的,能抓住观察物的主要特点。

  ◎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超常儿童的注意力能高茺集中的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记忆力强,记忆快,保持时间长。

  ◎进取心强,自信、有坚持性。超常儿童都比较自信、好胜。尤其突出的是有倔劲,要想学什么、干什么、非学好或干好不可,尤其是能排 除干扰,表现出坚毅、顽强的个性特点。

  2、特殊才能的超常儿童

  这种类型的儿童,只是在某一方面表现为智力超常,有的在数学方面,有的在绘画、书法方面,有的在音乐、歌舞方面,有的在学习外语方面,有的在体育方面,有的在创造发明方面等表现超常。

  3、低能特长儿童

  这类儿童除了具有特殊能力外,其它方面呈低能状态。如十八世纪的算术神童巴克斯顿,他对数字有非凡的天赋,能够把极复杂的算术公式牢记一个月,但他始终是一个文盲。

  有一次在观赏一场莎士比亚戏剧时,虽对剧情一无所知,但对每个演员的台词字数、出场和离场的次数却一清二楚,并能准确无误地一一说出。

image.png  

  积多年研究经验的早教专家李绪永,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儿童智力开发方案--儿童特优素质工程方案。

  他认为,人的先天智力差异不大,关键是在其胚胎形成后,成人对其智力开发程度。据他介绍,国内外科学界现在有一个公认的事实,人对大脑的开发使用一生也达不到10%。

  而婴幼儿的大脑则处于快速发育状态,在7岁前将发育完成一生的90%以上。这期间如果大脑开发不足,孩子一生的发展都会在智力方面受到限制。

  李绪永提出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越早越好,具体来说应从其胚胎未形成时准备,从胚胎刚形成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儿童7岁。在早期阶段要用各种有益的信息刺激婴儿大脑,这样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容易成为智力超常儿童。

  例如有个叫柳彦任的孩子5个月大就会说话,6个月大就闹着听别人读报,7个月大就开始读书认字,三四天就可以学会一首唐诗,一岁半已经读完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现在不到两岁就已经认字1000多个,熟背40多首唐诗了。

  不过这里提醒家长,教育幼儿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切勿将小学教育幼儿化。

  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3

  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学习、教育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原有的心理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意识的能动性。

  因为儿童心理是开放的组织结构,任何外部因素都通过该组织系统而发挥作用。

  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遗传方面的因素,另一类是属于环境方面的因素。

  具体说,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人类遗传为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image.png  

  但是在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中,并不是遗传因素孤立地发挥作用,没有人类的特殊环境的刺激,没有人类的劳动与实践活动,不仅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遗传,也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意识或心理。

  儿童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多样的条件反射,从而形成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

  这个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就是个体的特殊遗传与特殊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就是这个最初的结构为个体心理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儿童是在本能的驱使下,通过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条件反射,构建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

  而后,儿童个体在与环境的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原有的心理结构建构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使心理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儿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在原有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会不断地加强着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儿童最初建立的心理和心理结构是儿童个体在其本能的驱使下与其特殊环境具有选择性地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儿童具有了一定的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之后,儿童心理的发展不仅仅受遗传和环境的单纯相互影响,还要受其原有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影响。

  更确切地说,儿童一旦产生意识或心理之后,便会在一定心理基础或一定意识能动性的主体和客体下相互作用。

  这与仅仅具有本能的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着根本的不同,具有目的性、倾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往往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然后根据一定的认识反作用于客观现实,能动地使客体为“我”服务。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般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概括为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等几个因素。

  这种概括从某种意义上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原有水平或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反作用。

  我们认为,在儿童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和意识能动性本身也是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

  正因为这种内部因素的作用,使不同的个体对大体相同的环境会作出不同的反映。

  当然,在儿童内部因素中必然渗透着遗传和生理成熟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提高,在其内部因素中主观能动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发挥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本能和成熟决定着主体的行为,也不是环境直接操纵着个体行为倾向,而是在主体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更高层次的意识能动地调控着个体行为方式和行为取向。

  这样的分析和解释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正确理解和儿童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

image.png  

  第一,不能忽视个体遗传和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心理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特殊物质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离开了这种特殊物质和这种物质的特殊机能,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理,也不可能有个体心理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第二,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适宜环境的作用,人脑本身不可能产生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第三,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和教育对所有的儿童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每个儿童都有能动的反映性。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强调环境和教育的类型、内容和表现方式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反映特点。

  儿童心理在遗传与环境、主体与客体、成熟与学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儿童心理向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过程辩证发展?一般认为,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

  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及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和与其客观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这个新的需要既和客观环境有关,也与主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有关。人总是需要生存,总是需要实现生存价值。

  为了生存和实现生存价值,必须适应其环境。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个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在理性和情感方面都要充分适应环境。

  同时,在适应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关文章: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09-13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08-07

与父母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03-06

儿童发展的预测方法04-13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04-12

怎样教育智力超常的孩子?09-26

叛逆是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04-10

儿童语言发展的几大阶段01-11

如何发现儿童发展迟缓08-10

女性性心理的发展规律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