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抱吗

时间:2023-11-11 11:33:59 育儿 我要投稿

  “哭声免疫法”曾在西方盛行多年,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经验”传统,认为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爱哭,养育者也能越来越轻松。

孩子一哭就抱吗

  这个“哭声免疫法”就是从心理学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的本能理论衍生而来,他几乎把孩子当成“机器”来训练,他的几个孩子就是在“行为塑造”之下“训练”并培养长大的。

  然而这样被养育长大的孩子后来怎样了呢?他的大儿子自杀、女儿多次自杀未遂,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施舍才能生活……

  当时的西方,因为哭声免疫法见效快,所以风靡一时,结果在孩子长大后,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华生也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哭声免疫法,以及孩子哭了要不要抱的争议一直都在。在电视剧《我的宝贝》里我也看到了哭声免疫法的影子:

  佟大为饰演的全职奶爸袁晓凡,为了训练女儿袁晓女自主睡眠,将孩子单独放在房间里,然后坐在客厅边看监控边计时,不管孩子哭得多凶,不到时间坚决不去抱。训练到第六天时,进门抱孩子的时间间隔已经延长到半小时了,煎熬地等到最后一秒,冲进房间却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哭着睡着了。这也让袁晓凡觉得自己新学的哭声免疫法非常有效。

  视频来源于网络

  我也问了身边的一些宝爸宝妈,发现有不少人还真的用过这个方法,都说效果很好,孩子也不怎么哭闹了。

  然而,哭声免疫法的危害,我认为家长们必须了解一下。

  哭声免疫法的危害有多大呢?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要想让孩子有个积极乐观的性格,在婴儿早期要给足孩子安全感。而因为婴儿还没有办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是用哭的方式来代替。因此,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不能放任孩子哭泣,然后掐准时间才来安抚。

  另外,英国育儿专家佩内洛普-莉赫博士实施的最新研究显示,任由婴儿哭泣会导致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增多,可能会损害发育中的大脑,导致以后出现认知障碍。而长时间啼哭的婴儿最终会停下来,不是因为他掌握了独自入睡的诀窍,而是因为他已筋疲力尽,不再对获得帮助抱有希望。

  试想一下,当你发脾气时,如果你的另一半每一次都是算好时间来哄你,一次比一次间隔的时间长,期待着哪天你会自愈。终于有一天你不对他发脾气了,那是因为他的方法有效,还是因为你对他失望了?

  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就不应该哭,或是孩子哭了就会损害大脑,所有的孩子都会哭。不是哭泣对婴儿健康不利,而是没有得到父母即时回应的长期哭泣会有损孩子健康。

  那孩子一哭就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哭?其实,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哭代表了孩子不同的需求。

  在1.5岁以内,宝宝饿了会哭、尿不湿湿了会哭、困了会哭、冷了会哭、热了会哭、生病会哭,没有安全感时会哭。所以这个年龄段内,土豆妈的建议是,宝宝哭了你就抱,但是一旦情绪稳定了,就可以把他放下来,让他去自由探索、游戏,但是你一定要在他的视线内。你也不要担心未来会出现过来人所说的孩子会太依赖你。因为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内心坚定,更勇于探索,会更独立自主。

  到了孩子2岁后,自我意识第一次的觉醒,受语言的限制,除了上述哭泣的原因之外,有时候确实会出现无端哭闹。而这时我们已经和孩子建立了信任,所以当他哭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排除他哭的原因,如果是饿了就喂食,不舒服就及时就医排除疾病,如果是无端哭闹,我们就可以选择晾他们一会,但是晾的时候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离开孩子的视线。

  如果你无法分辨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说:不准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做的是走到孩子身边,抱抱他,用行动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一样爱你。当孩子慢慢停止哭泣时,你就可以和孩子聊聊哭泣的原因。在帮助孩子发现哭泣原因的过程中,一方面,能为他们以后自己解决问题做铺垫,另一方面能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最后,借用一段话,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真正独立自主的人,一定是童年对父母的依恋得到足够满足的孩子。

【孩子一哭就抱吗 】相关文章:

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09-23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09-25

多抱孩子会把孩子宠坏吗?10-07

抱孩子你是专业的吗?这才是抱宝宝的正确教学姿势!10-13

宝宝抱姿不对容易歪脖子吗 教你如何正确抱孩子08-22

孩子的“一哭三不要”11-06

怀孕了不能抱别人家的孩子,这真的只是迷信吗?!10-26

抱孩子的时候不能做哪些事情 抱孩子呕吐是怎么回事10-25

抱大的孩子更聪明?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