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
父母如果拥有强大的自我就会非常的淡定,处理事情来心里就有谱。孩子也一样,如果他的自我是强大的,那么他适应社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都是有办法的。
这里的自我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我很自我、自私”不一样,而是来自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说。
本我很简单,就是我们每天吃喝拉撒这样的事情。我高兴怎样就怎样,也就是说这是我们本能的需求,不受控制和约束。
自我是我要考虑现在我想吃东西,可是在会场吃好像不太文明,那我就不吃了。人类作为动物人有一些需求,这些需求什么时候能做什么时候不能做,就是由自我在调节。
超我,包括爸爸妈妈的禁令。比如,爸爸妈妈经常跟我们讲:不应该吃饭的时候还跑来跑去、见了长辈要打招呼。应该不应该做父母的禁令构成了一个超我,而另一个超我是自我理想,即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是唯一能够让孩子自己抓住,让他成长获益的东西。也就是说,他要调节自身的需求,但同时也要兼顾爸爸妈妈怎么想以及我有怎么样的想法。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几年前无论是谁让我讲课、坐在讲台上和大家分享,我都不会来,甚至不想告诉别人我是教师。因为我对自己常常有一些怀疑和不自信。
有一次和我的好朋友打电话,我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很多事情有时候就觉得没信心,做不好!可就在这个时候,我4岁的孩子不经意间听到了,他就抬起头跟我说:妈妈!你怎么这样说自己呢?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你很棒的!
孩子的话是无心的,但我当时就愣住了。我想也许他说得对,我确确实实不是一无是处。在那一刻,我就觉得孩子的心思比我们要乐观、积极。我从她的话语里面去判断自己,我是不是低估了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放的太不重要了?是不是没有承担起正面教育孩子的形象?这个事情我反复在想,同时在上一门观察课,学习了很多的理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仔细的回忆,在高中阶段一些事情进入到我的生活。我很自卑,在当时来看是一件件的事情,可是因为自我不够强大,我没有办法直面的解决它,甚至连面对它都不敢。所以它就压抑到潜意识里了,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
有了这个认识,我就把自卑的这些事情都晾出来,告诉我自己这几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面对它,就是自我强大的一个表现。我开始客观的分析自己,究竟哪些事情做得还不错,哪些事情做得确实不好,推倒这些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一遍又一遍地拿掉,然后告诉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事情,都是成长。这种成长性的思维帮助我一点一点克服自卑。
其实不管是我的自卑还是别人,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源于我们的自我不够强大,不敢面对这件事情,或者你都没有意识到,它还在你的潜意识里面。
通过这件事情,我感觉到在儿童教育中,有比学业成绩更重要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因为强大的自我能够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面对未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自我的发展阶段
自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美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强调自我,认为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和我们自己的想法相互作用。他把发展的过程分成8个阶段。这里只介绍其中的4个。
1岁半以前
孩子主要是和妈妈在一起,母亲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和孩子形成了一种亲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十月怀胎很辛苦,但孩子的出生带给母亲最大的快乐,这种相互调节的关系就是信任感的核心,推动了母亲去积极的照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有成长,妈妈为他换尿片、热奶时,他也在感受和消化这份爱。这个时候孩子就学会先爱自己,后爱别人,这对孩子今后的心理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对儿童信任感的发展十分重要,孩子信任母亲,这样的亲子关系是我们保障孩子未来面对其他关系的坚实的基础。
1岁半~3岁
孩子开始有各种能力,他能走,慢慢还能小跑了。这时候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和必要的行为控制。
比如这个阶段孩子要解决大小便的问题。怎么协调自由和控制?不要着急,因为控制小便的括约肌发育的要早一些,能够先控制小便;而控制大便的括约肌晚一点发育成熟。所以这时候千万不要去辱骂或嘲笑孩子,不要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个时候是很强的,你的做法会让他形成宽容的和自尊的人格。
另外,家长的自尊会给孩子力量。如果父母缺乏自尊,孩子就会不知所措,造成这个阶段的危机。1岁半到3岁的自我发展和适应对以后适应社会组织、社会理想有帮助,让孩子准备好参加未来的秩序生活和法治生活。所以我坚信:3岁之前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3岁~6岁
孩子上幼儿园了,这个时期就出现了超我。其实2岁多的时候已经有超我了,包括爸爸妈妈的禁令: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还有孩子自己说:我想做什么。
孩子有了自己的制约,还会对自己有要求,这个发展对适应社会有帮助。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听大人的话,他们的调皮都在小孩范围内。还有另外一个积极的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比我们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更积极的学习,并且有很多的野心。比如他会说,我以后要当科学家;要当生物学家,都是伟大的抱负。这个阶段将是亲子之间最融洽的阶段。
那么家长能做的是什么呢?把孩子的想法纳入到我们社会有益的渠道。我们鼓励孩子有这些想法,朝着这条路走。还可以让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参加成人的活动,我们也给他定一些目标、成人的目标。比如,你未来想当生物学家,那我给你买点书回来;给你讲讲故事;带你去看纪录片,孩子会非常配合,而且对你很感谢。
这个阶段保证孩子正常发展的原则是不能打击他,告诉他他做的事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了我们要怎么办、怎么改。有奖励也有惩罚,这样孩子的道德和他的抱负就得到了发展。
学前期3到6岁还有另外一个特征:游戏。游戏跟自我也有关系,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是在体会自我的力量。游戏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疗伤、自我教育的机会。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说不能够动电插头插销,他就跑到娃娃家的游戏里去。那里也有爸爸、妈妈、宝宝,然后他看到宝宝去动插头的时候,马上就以妈妈的身份自居:小宝宝,你不能动插销!有电!完全是妈妈的翻版。他在进行自我的教育,强化这个结论,同时又在自我疗伤。孩子对于爸爸妈妈说的不可以是多么的渴望,你说不可以的时候他就好奇,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够试的,否则后果非常严重。那么这种矛盾和纠结在游戏中就得到了一种释放,规则也内化了,有时候把问题也能解决掉。
6岁~12岁
孩子6岁之后就要面临小学,马上进入到有不同要求的系统学习中。每个学科都有知识有要求,同时他更愿意跟小朋友玩,甚至和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没有跟小朋友说得多。
埃里克森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喜欢:温和但是坚定的强迫他们冒点险,去发现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是孩子本身想不到或者根本就做不了的,通过你温和的坚定的强迫,他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一种勤奋感。我努力了就能成功。这对于小学的孩子是需要的,给孩子在某个学科的成绩上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是我一开始考90分,而是要给孩子一种进步的成就感。比如第一次拼音考了60分,一个月以后我考80分,进步了。
培养孩子自我的五条建议
五个建议全部是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提出来的:
1、3~6岁是危险期,需要自由和边界
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危险?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在某个时刻是尖叫的、痛哭的?有时候是不讲不响、是压抑的?这种尖叫、痛哭、压抑到青春期将转化为争吵。
区别在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语言和思维能力,有情绪的主导能力,能吵得过你。可是3~6岁的孩子对待不对劲的事情,没有这种能力,他说不过你。这么大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情绪发展、语言发展、社会交往发展全都不成熟,所以他能做的只有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不可理喻。
这时候孩子的自我很弱小。自我越弱小,累积在潜意识中折磨个人的压抑成分就越多,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像之前说的要有自由也要边界。
然而在这个阶段家长(特别是自身比较成功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有不切实际期望,使孩子形成焦虑。过高的焦虑会导致失败、胆怯、缺乏创造力、低水平的自信和自尊心。长期过高的要求导致相反的结果:拼命的去努力达到你的要求,长期高度紧张、不断奋斗会出现身心疾病,限制孩子的想象探究行为,还会过分要求他人,形成专制的人格,惩罚自己、惩罚别人。
另外,我们要理解孩子。因为孩子有时候的一些表现是他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正常表现。
比如孩子说脏话,四五岁的孩子有时候会说一些“脏话”屎、大便、小便之类的话。其实这可能他们在练习语言,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以说脏话为乐趣。比如这样一句话"我撒泡尿就把你冲到厕所里"是中班孩子在游戏中吵架说出的。但这一句话里包含了条件的判断,结果的呈现,还有把字句的应用,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句子,如果你硬让他去造这么一个句子就难了,中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是做不到的。可是他在说“脏话”逗乐子的过程中做到了。这个阶段会过去的,我的经验就是在公共场合管一下孩子,但私下里从来不去说。
家长所有的做法都来自于自身的判断,我们的判断又来自我们的思维。所以爸爸妈妈要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的规律,才能够去指导自己,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怎么做。
2、重视童年经验
童年很快,当我们埋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在你的埋怨声中他就一点点长大了。童年的经验有我们理解的也有我们不理解的。
这幅画是画家高更的名作《两位塔希提妇女》。孩子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开始不好意思,跟成人反应一样。
呈现给孩子这幅画的是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李跃儿老师,她引导他们:你们看一看这个奶糕糕(她是宁夏人)像不像她手上端着的樱桃?孩子们就开始观察:像!那她美不美?美!这样,老师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入到一个欣赏美、鉴别美的高雅阶段,这是非常正面的引导。
然后孩子们就开始讨论了,为什么不穿上衣?因为塔希提岛上非常热,妇女在劳作时会脱掉衣服,就像我们撸撸袖子干活一样正常。有时候大人的环境给孩子的一些东西并不是正面的,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而李老师却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性教育,性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爱,去欣赏、爱他们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升华到更高级的情感。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高更名作的解析,是不是孩子的想法就会更阳光?
有个故事叫做“世界上最漂亮的坎肩”,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做的一个案例。
这个孩子9岁了,是个双眸黝黑黝黑的男孩子。他哭泣着,眼中的泪水将他的双眼变得忧郁。他的母亲三言两语的介绍了为什么要来这里做咨询:孩子在学校里不努力,其实他特别的聪明。不过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就会揍他打他,总是很粗暴。她和丈夫三年前就分手了,也就是孩子6岁的时候,爸妈离婚了。
听完咨询师就说:我和你儿子单独谈一下。他把孩子叫到身边,把他的椅子向自己的身边拉了拉,这个孩子泪流得更多了。咨询师问他为什么这么伤心,孩子告诉他当然是怕他的爸爸对他的成绩不满意。但这并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痛苦是(他最后说了出来)他的爷爷死了,他是最好最可爱的爷爷。
孩子对爷爷的爱让咨询师感动,便问他:这么可爱的爷爷过去是做什么的?
孩子说:全世界的职业他都干过。
那在所有的职业里他最喜欢什么呢?
裁缝!爷爷是全世界最棒的裁缝!他在我3岁的时候给我做了
一件坎肩,上面镶了好多金子和宝石。在阳光下坎肩会闪闪发亮,这件坎肩我要一直保存下来,等我儿子3岁的时候我就送给他!
这个孩子的想法非同一般,在美好的过去和可能的将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他爷爷的形象也保存下来了。听完孩子说的话,咨询师的眼眶也湿润了。因为能够想象,虽然爸爸对他很凶暴,后来也走了。但因为有爷爷在身边,他觉得放心多了,况且爷爷还那么疼爱他。爷爷的死使他心慌意乱,非常害怕失去美好的前景。这个长着一双黑眼睛的小男孩所面临的是双重损失。家庭破裂和爷爷没了,这种脆弱的心理恐惧从天而降,对他的学习当然有影响。
但这个咨询师却不担心这对孩子将来有什么影响,因为这孩子内心经历过如此丰富多彩、富有诗意的过去,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
几天之后咨询师和孩子的父亲谈了孩子有这个困难,爸爸也表示愿意改变并身体力行。后来孩子的成绩就提上来了。慢慢的,在和这个孩子谈话中,他说起他的爷爷、说起他学习上的困难。而咨询师告诉他,去爱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去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现在学习不好,就讲讲学习好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咨询师引起的全部是孩子正面的经验。
最后这个小男孩对咨询师(咨询师年龄很大)说:爷爷,我跟你说句知心话!以前我一直想当裁缝,就像我爷爷那样。现在我相信,我将来会当一个儿童精神科的医生!
所以,3~6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这样的正面的角色。如果家庭里有,那孩子很幸运,如果我们的学校或幼儿园碰到了,也要珍惜。如果条件都不理想,你就帮他找一个这样的人。让孩子去靠近他们,受他们的影响和正面的引导。
3、充分的认识每一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北京看到一个巴学园毕业后的家长,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毕业几年了。这个家长在一本书里写出了一段经历:
我曾经是一位糟糕的母亲,不懂得儿童的世界,不懂教育。我跟家长、跟学校、跟老师一起折磨我的儿子。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没有写作业还撒了谎,被老师告状,我挨了老师的训。回来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不做作业。孩子不吭声,然后我跟我的先生一起把儿子赶出了家门,说不要他了。你们知道孩子最恐惧的是什么吗?就是不要他了。这意味着他和你之间的联系断掉了,他很相信这一点。孩子当时死死地拉着门把手,两个人一个拉一个抠他的手,直到把他推出门外。现在我脑袋里还时不时浮现出儿子绝望的眼神。
我的儿子先天身体不太好,6岁的时候就像4岁的孩子一样,表现不是很好,上课不注意听讲,自己不穿衣服。可是我们不懂,就跟着一起以不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后来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说儿子上课不看黑板,怎么说也不听。让我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绝望的不得了,骑着车子差一点让汽车撞了。回到家抓着他的胳膊,边摇边喊:你为什么不看黑板?他说,老师不让我动糖。
现在想起来,是这个老师没做对,她根本不懂儿童的发展。孩子午睡起来要发两块糖,平时在家里面一般我们不让孩子吃糖,怕吃坏了牙,所以他就觉得糖很珍贵。这个老师不让孩子吃完糖再上课,结果把糖放在哪里,孩子就会看哪里。因为孩子的记忆策略就是盯着看,如果孩子把他的宝贝放在袋子里,他会经常性地瞄那个袋子,看看他的玩具或吃的还在不在。
这是3~6岁孩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策略。所以儿子珍惜糖,就要看,要记住,根本忍不住。幼儿园桌子并不像学校那样摆着,要使儿子看黑板,桌子就看不到了,说不定听完课他的糖就被其他孩子拿走了,他很担心。既然老师不让动,他就用眼睛盯着,这其实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当时的我意识不到,还打他。等上小学后,老师告状告的更厉害了,回家后我就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我的柔情以钢铁一样的形式显示出来。
有一次接孩子回家,自行车座椅的后面带着他。那天孩子不舒服,有大便却不敢说,就大便到裤子里。大冬天就带着大便从幼儿园一直到家里,回到家以后我一看他怎么不对劲,又很臭,一看是大便到身上了不说。当时我就哭了,我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了,这不就是个小傻子吗?
后来她让孩子休学一年,在13岁的时候休学。让这个孩子从3岁开始重新来过,像3岁一样在地上爬,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可以抱着妈妈发嗲。就是把所有3~6岁应该给孩子的东西全部满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尊重。你们能想象一个13岁的孩子,半大小伙子爬在地上说妈妈我要喝奶吗?可是这个阶段必须的去重新经历。经过这一年,孩子整个的智慧和情绪发展、社会交往提到了10岁11岁。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关键在于要给孩子每个阶段最充分的教养。对孩子的情绪感受,如果你是接受的,是愿意去倾听的,那么你就会接纳他、疏导他、给他建立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如果你是反对的,我就不听你讲,闭嘴你别说了我来说,孩子就会回避和压抑。儿童对待父母的发怒,不能用理性来判断,而是选择压抑。反抗、怯懦、撒谎、出格的行为、没有明显理由的哭闹、失眠和过度的惊恐等等都可能是压抑的表现。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今天有失眠、过度的惊恐、撒谎、没有理由的哭闹,你就要倒过来想一想,他遇到了什么事儿?
4、关心幼儿人际关系,适当给予帮助
孩子之间朋友关系非常重要,我们来看一个游戏。下面这部影片就叫做《小人国》,拍的就是李跃儿巴学园的真实的故事,导演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道教授。他们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来拍孩子。我们来看其中16’20’’的这个游戏,体会一下游戏对孩子的疗伤效果。
如果我们用精神分析来分析,这里体现了大量的本我。
比如班级之间没有界限,有封闭的圆环,可以随便跑,一个孩子9:10到9:30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跑了6000米。他不是在完成身体锻炼,而是在游戏,游戏的过程中把本我释放出来。
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们不需要帮老师搭教室的墙,他们在那里钻,在那里推。
在建筑中可以随意的探险,也有碰头,也有尝试危险的时候,老师却没有去训练他们,也不控制他们,就把他们放在楼顶像羊群一样跑来跑去。
如果孩子不想听就可以走,走了以后他还会回来,因为这个楼是圆的。
李跃儿老师的教育里也有一句话:如果我的孩子想在教室里他就在教室里,不想在教室里他就可以出去,他一会还会回来的。我们听着像是一个玩笑话,但针对孩子是我们尊重了他的本我,让孩子充分的释放、体验了本我的需求,那么他才能够知道边界是什么,自我才能够调节。
所以我们一味地告诉孩子,效果不如他去体验。自我的能力怎么建构?首先就要让孩子去了解自己的需要。我要什么,我饿了要吃饭;今天学习累了要出去玩一会......他能够直接的告诉爸爸妈妈,我今天不想去补习班了,因为身体不舒服。这时候爸爸妈妈说:好,如果不是发烧,你能不能坚持?这是跟孩子去讨论、商量的过程。因为他提出来的要求是他本我的需求,应该被知道。所以这个幼儿园的理念,为什么让孩子们那么的开心?就是让孩子有大量的机会去释放本我,让自我感受到调节。我要主动的离开,玩够了再主动回来。当然,这里有没有规矩?是肯定有的。只不过他的介绍里我们听到的很少。
【孩子自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相关文章:
沙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05-10
孩子在长牙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烦恼呢10-09
孩子认生期是什么时候08-24
孩子出现喜欢乱扔东西的情况是什么原因10-18
梦见孩子小时候是什么意思?梦到孩子小时候预示着什么?10-30
孩子阅读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01-16
孩子执拗敏感期是什么时候10-18
孩子可怕的两岁是什么时候10-22
孩子发挥潜力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