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攀比? 责任更多在家长

时间:2023-10-11 11:41:17 育儿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物质越来越多,而在学校里,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穿的比自己好,有时候难免会有情绪。不仅如此学习上的攀比也要进行引导。如果能引导孩子,物质不攀比,学习上不过度攀比,接受家庭环境造成的差异,相信提升自己实力是真本事的道理,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爱攀比? 责任更多在家长

  攀比心理

  小孩子多数喜欢别人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渴求他人的关注,而且把获得更多的关注当成优越感。攀比心在孩子的心中普遍存在。例如女孩看见同桌有比自己好看的裙子,男生看见前排有最新版的玩具等等。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当攀比心不断加重出现较为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孩子的心理状态已经出现了问题,属于心理障碍。

  除了物质攀比,对于学习的孩子,成绩能力攀比也普遍存在。适当的攀比可是让孩子追赶上其他孩子,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努力后却依旧赶不上更加会打击孩子,让孩子自尊心受损。

  攀比造成的负面心理状态是嫉妒,而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嫉妒造成的惨案也是数不胜数。而孩子的攀比心与家长离不开关系。家长要让孩子远离攀比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的成因

  1.家长对孩子生活缺席试图物质满足

  现代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处于弥补的心态,家长会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孩子,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家长都会尽可能满足,甚至不问原因。

  孩子最开心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孩子刚开始的要求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孩子不仅仅会产生更强烈的攀比心更加有可能为了引起家长注意,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一方面满足自己的攀比虚荣心,一方面引起家长注意无果后让物质充斥生活取代家长的陪伴。时间一长,孩子就可能基本物质都不无法满足,对父母提出更荒诞的要求。

  2.家长的溺爱

  在攀比现象中,这样的情况最为常见。孩子自己只是提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家长不加以教育溺爱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就会形成他要什么都必须给的心态。

  3.家长的虚荣心以及自卑感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榜样学习和模仿学习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而其中家长的榜样,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家长如果爱攀比,为了弥补自身的自卑感,在他人,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在物质方面一定要比别人好,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加上孩子理解能力不够,无法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的错误,就会向父母提出更多要求。甚至会反驳家长“为什么你们就可以我不可以”。要让孩子不攀比,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4.别人家的孩子——家长给孩子的压力

  这种情况多半是学习能力攀比。由于家长经常将自己的孩子和那些非常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弱视孩子本身的进步,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就会养成经常和他人比较的心理,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没办法追赶,达不到家长的期盼,孩子可能出现自暴自弃,或者对学习钻牛角尖的情况。

  适当的攀比的确能够激起孩子的好胜心,但是一旦长时间如此,孩子自尊自信心受损,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家长要做的,是尽量教育引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样严厉批评孩子的懈怠。张弛有度。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攀比

  1.家长要做好榜样,不溺爱孩子。

  2.家长不把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3.不夸大孩子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教育孩子多自己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进行比较。

  5.让孩子接纳由于自身家庭情况造成的差异,并且相信努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努力什么都得不到。

【孩子爱攀比? 责任更多在家长】相关文章:

孩子爱攀比 家长要减少表扬09-06

孩子为什么爱攀比 如何纠正孩子攀比行为09-13

孩子拼搏,家长也要给予更多理解10-04

家长应该用爱的责任惩罚我们的孩子09-15

家长爱孩子并且应该让孩子感到爱09-18

如何面对因攀比而沮丧的孩子?08-31

孩子攀比心重怎么办?09-17

让我们给敏感的孩子更多的关怀!09-18

爱攀比的笨笨熊的故事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