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问题成为婴童教育的借口

时间:2023-11-18 12:32:24 阅读 我要投稿

  我们该如何在交流中化解这些借口呢?

别让问题成为婴童教育的借口

  第一,不让孩子把专注力问题当借口,首先是做父母的不要为孩子制造这种借口。如果你整天把孩子的这一毛病挂在嘴边,就是对他们问题行为的强化,是对他们“问题儿童”角色的强化。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小孩子,到了姥姥家就是个好孩子,讲礼貌,行为规范,还会帮姥姥做事。可是到了奶奶家,就判若两人,上蹿下跳,调皮捣蛋。孩子还是这个孩子,为什么行为表现的差别这么大呢?

  原来,到了姥姥家,姥姥就一个劲地夸他是个好孩子,还会帮姥姥干活;而到了奶奶家,奶奶会不断地批评他这里不好,那里也不是。

  两种情景,让孩子进入两种不同的角色,当然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淡化孩子不专注的缺点。你只有把他当作一个正常的孩子看待,他才会表现出正常儿童的行为。

  第二,别教孩子遇上事就找借口,要让他多从自身找原因。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因为太小,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父母不是鼓励孩子坚强,或者提醒孩子小心,而是打桌子、板凳,边打边说:“让你撞我家宝宝,打你。”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到下次摔跤了或撞到了,也会依葫芦画瓢,学父母的动作。

  慢慢地,他就会觉得:摔跤了或撞到了,不是自己的错,而是桌子、板凳的错。这是教孩子找借口,最好别这么做。从小就给他们“找借口”“推卸责任”的教育,孩子心里自然会种下“找借口”的种子,把责任推卸掉。

  第三,别给孩子树立找借口的榜样。

  有一位老师,在家访中遇上了这样一件事。他到学生家,家长榨了一些新鲜的橙汁,用玻璃杯盛着款待老师。聊着聊着,突然“哐当”一声,原来是小金在喝果汁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碰掉摔碎。

  家长立刻对孩子一顿痛骂。结果在骂的时候,家长自己的杯子也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

  家长连忙解释是因为杯子太滑,想为自己开脱。孩子脸上挂满了质疑的表情,结果家长找了更多的借口来搪塞。

  从表面上看,家长占了上风,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会成为孩子的“外部经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以后遇到这类事情时,也容易找借口来逃避责任。

  第四,和孩子平心静气地共同分析——不专注,是因为主观上不够努力吗?

  分析从剖析现象开始。是不是在所有时间、所有情况,都不能做到专注?不是的,真实的情况是,有时候也很专注。在什么情况下是专注的?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在认为这件事对自己很重要的时候。

  这就说明,专注对孩子来说是有可能的,是能够做到的,但条件是感兴趣,是主观上愿意去专注。既然如此,就要把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出来了,孩子的专注程度就能提高。

  要注意,孩子只能自己学会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要不然谁也帮不了孩子。我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但缺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会取得很好的帮助效果。关于这一点,我们都得认清楚了。

  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那就是,先是找借口,以避免外界的批评与指责,渐渐地,自己也相信这个借口了,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力感。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什么是习得性无力感呢?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先是将狗固定在架子上进行电击,狗既不能预料也不能控制这些电击。在这之后,他们把狗放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室里,让它们学习回避电击。电击前10秒室内亮灯,狗只要跳过板墙就可以回避电击。

  对于一般的狗来讲,这是非常容易学会的。可是,实验中的狗绝大部分没有学会回避电击,它们先是乱抓乱叫,后来干脆趴在地板上甘心忍受电击,不进行任何反抗。

  塞里格曼认为,动物在有了“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之后,会产生一种叫作“习得性无助感”的心理状态,这种无助感会使动物表现出“逆来顺受”的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

  后来,以人为被实验对象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种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原因至少部分与自己有关。

  总之,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告诉孩子,虽然你存在专注力方面的问题,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种种不好的行为。但是,这不能成为一种借口——凡是出现不好的行为,都往专注力上推。

  你是一个自主的人,你是一个要独立在社会上生活的人,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推卸责任。无论是把自己的错误推向别人,还是推向自己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都是不可取的。时刻要求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是改善专注力状况,表现出良好行为的关键所在。

【别让问题成为婴童教育的借口】相关文章:

别让孩子成为“小大人”09-17

别让任性成为孩子的习惯11-07

别让孩子成为苦涩的“糖宝宝”09-27

婴童过敏性鼻炎发作怎么缓解?09-21

预防婴童食物过敏的最好方法是什么?09-11

别让你的借口,毁了孩子的积极性10-23

别让溺爱成为阻挡孩子发展的理由10-06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父母的“孤儿”!10-27

别让孩子成为不懂拒绝的“老好人”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