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注意安全措施

时间:2023-09-03 11:09:51 阅读 我要投稿

  对火线进开关认识不足、对保险丝的作用认识不足等等。

  家庭注意安全措施1

  家庭用电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对火线进开关认识不足

  《电气安装技术规程》中规定了照明线路安装必须"火线进开关,地线进灯头"。一些人认为无所谓,只要能起到控制作用就行,因此,许多家庭的电扇调速器、照明灯开关都接在零线上。当断开开关时。却存在零线断路故障,火线经负载使断点前段零线带有对地的相电压。人一碰触便发生触电事故。

image.png  

  2、对保险丝的作用认识不足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家庭新增置了空调机、电冰箱、电热水器、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等,用电负荷剧增,而室内用电线路还是60年代后期设计安装的,导线载流量余地大小。

  因严重超负荷运行、闸刀保险丝经常熔断,有些人为了一劳永逸擅自将铜丝当作保险丝。结果在负荷超标时,保险丝不熔断,致使线路绝缘老化短路,酿成一场悲剧。一些家庭中,由于不懂保险丝的作用,用铜丝、铝丝代替保险丝的现象屡见不鲜。

  保险丝是铅锡合金;熔点低,作用是当线路过载、电器具短路时,电流热效应使其熔化,切断电源。选用保险丝时,按用电总功率的1~1.3倍选用保险丝的规格。而铜丝、铝丝的.熔点比保险丝高得多,甚至高出几十倍、几百倍,往往因线路过载、电气短路引发电气人灾。

  3、对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认识不足

  所谓接地保护,是将电气设备。器具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可靠连接。当发生漏电故障,外壳的危险电压安全泄入大地,保障人身安全。电气接地必须接在专用接地线上。

  有些家庭为了省事,将水管当作地线。这是危险的,因为水管是铁质的,管道之间的交接处均用麻丝或生胶带做防漏密封。利用水管做接地线,接地电阻过大,不能满足接地要求,又不符合安全用电规程。

  家庭注意安全措施2

  家庭安全用电应注意的事项

  一、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绝缘体,不要拉住导线使劲使劲拔。

  二、湿手不要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不要将湿手帕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

  三、用电钞锅炒菜时,应使用木柄或塑料柄锅铲。

  四、使用电熨斗时,不得与其它家用电器,特别是功率较大的,如电饭锅、微波炉、电冰箱、电取暖器、洗衣机等同时使用一插座,以防线路过载引起火灾。

image.png  

  五、在使用电吹风,电热梳等家电产品时,用后立即拔掉电源插头,以免因忘记导致长时间工作,温度过高而发生事故。

  六、带金属外壳的可移动的电器,应使用三芯塑料护套线或三眼插座、三脚插座。插座内务必安装接地线,但不要把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管或煤气管上。

  七、家用电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想了解设备外壳是否发热时,不能用手掌去摸外壳,应用手背轻轻接触外壳,即使外壳漏电也便于迅速脱离电源。

  八、配电的短路装置不得用铜、铁、铝线代替铅锡熔丝作熔断器的'保险丝,保险丝的规格应用应符合规定要求。一旦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故障,应查明漏电故障再送电,严禁将漏电保护器退出运行。

  九、遇到电器设备冒火,一时无法判明原因,不得用手拔掉插头拉闸刀,应用绝缘物拔开插头或拉开闸刀,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家庭注意安全措施3

  防火防盗的安全措施

  一、防火:

  1.加强对学生的消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能力。通过消防教育,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掌握和了解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基本的火场救生、逃生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护”能力,自觉服从消防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从根本上做好防火工作。

  2.严格用火用电管理,杜绝乱接乱拉电线和超负荷用电。拆除乱接乱拉的电线,合理统一敷设用电线路,从根本上消除乱接乱拉电线的现象。

  特别在一些年代久远的宿舍楼里,要搞好对电器线路的检修更新,保证学生宿舍用电,杜绝超负荷用电。对使用蜡烛等明火的问题,应加强管理,保证消防安全。学生宿舍内要严禁存放汽油、酒精等物品,对日常使用的摩丝、香水、等物品要教育学生妥善保管,严防泄漏。

  3.宿舍管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尤其在学生上课时间,学生离开宿舍后,应及时地对每个房间进行清查,发现隐患能做到立即排除,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4.配齐消防器材,并搞好维修保养。学生宿舍内应当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这是扑救初起火灾,保证学生宿舍免受火灾滋扰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马虎,否则便会陷入尴尬境地。

image.png  

  二、防盗:

  1.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加强自我防盗意识。贵重物品应该随身携带,晚上睡觉要确保关好门窗,锁好柜子。

  2.学校方面,要加强宿舍的硬件设施。设计一个类似“羊城通”的卡片作为学生能进宿舍的凭证,学生进宿舍时,只要在感应器上晃一晃,就知道他(她)是不是该宿舍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