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3-06-20 08:47:57 阅读 我要投稿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师教育随笔

幼师教育随笔1

  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刘宏语。平时不声不响,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渐渐其他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师上了手工课,我正帮着收拾废纸,看到刘宏语低着头在玩纸,就问:“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废纸拿去扔掉?”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我来,我来。”这时,刘宏语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赶紧抓住机会,“小语你来。”她点点头,有了一次经验,以后日子里,我经常请她做事,帮我分碗,分汤匙,整理桌椅等,还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渐渐地,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了能让她更快地融入集体氛围,我还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每当晨间活动时,请小朋友一她一起玩,她有什么事我请小朋友一起帮她,在区域活动时,请小朋友邀请她到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一起扮演角色,有的'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她,教室里、活动室,操场上再也看为到孤单的小语了。

  看到小语的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从而联想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内防的想法与需求,而这些他们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对孩子多一些关注与鼓励,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童真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健康人格。

幼师教育随笔2

  孩子们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秘,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师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师的教育随笔是怎样的。

  让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老师,我亲亲你吧

  每当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都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亲亲您吧?”“好啊!”这是我给予孩子开心的回答,然后他们就会在我的脸颊上亲一下,我知道,此时的我和孩子们的心情一样,都是幸福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卫生,几个孩子在我旁边说:“老师,我亲亲你吧。”我说:“老师现在忙,等有时间了,再让你亲,好不好?”那一瞬间,我看到笑容从她的脸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里也不由得阴霾起来。

  或许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变化非常快,没过几分钟,她又对我说:“老师,我亲亲你吧。”这一次,我没有拒绝,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让她亲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家伙亲完我后笑着跑开了,而且还对其他小朋友说:“刚才我亲老师了,老师喜欢我。”我噗嗤一声笑了,原来满足孩子的心愿,他们竟是那么的高兴。

  都说孩子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体验他们的快乐是幸福的,我想没有任何一样的东西能取代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容的,我的快乐将与孩子同在。

  让孩子学会爱人

  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绝大多数父母除开要求孩子学习好,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气了。

  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体贴。让藐小的体贴成为习气,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

  让本身的孩子来体贴本身,敬服本身吧,让这份爱也成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因为,一个人会爱本身的父母,未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有效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赛谁先吃饱饭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今天突然有了转机。

  今天吃饭前,我又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强强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避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通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红红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老师和“小老师”

  作为老师好想听见家长们谈论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啥子知识,学会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时常听见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啥子,孩子从来不说,一问三不知?只有等到开放日的时候才发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家园栏跟家长们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后主动告诉家长的还是未几。

  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何不尝试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时常让孩子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总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战书离园前的一段时间帮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之后布置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本身的家人,并对他们说,老师要向家长们做查询拜访,比一比谁当的“小老师”最好。

  唉!这个办法还真灵。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美滋滋的告诉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给我们当小老师,教我们学唱歌、背古诗了等等。我听了家长们的反映,心里很开心,这可以说是立杆见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现本身的情欲,特别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对的是本身的亲人,心里没有任何负担,会表现的更好,甚或“阐扬超常”。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情欲,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加强了他们的自傲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是以,让孩子当一下“小老师”这也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一种可行的策略。

  小猫在睡觉

  今天的美术课是学画小猫。在认识了小猫的形象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花猫的大体特征,然后便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画并涂色。

  我看到不少幼儿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组织的画面与我画的花猫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的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略感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陈天祥的画。我发现他在画纸上,赫然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上还添画了几笔,并涂上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运用也很大胆。我便饶有兴趣地问:“陈天祥,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小花猫呀!”“那小花猫的脑袋呢?”“我的小花猫正把脑袋和他的身体卷团在一起睡觉呢~”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与众不同。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正是通过这小小的画面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小猫的头部画法,如何表现身体上的花纹。却忽视了小猫睡觉的特点。陈天祥这个调皮机敏的小男孩一语道破。想法实在可贵!于是,我马上表扬了陈天祥,并启发幼儿再去从不同的方面打开思路,展开想象……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有的表现出小猫上树的情景;小猫抓老鼠的情景;几只小猫嬉戏的情景,猫妈妈领着小猫玩耍的情景……

  孩子们的画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

  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儿学习儿歌《小雪花》,我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先请幼儿欣赏挂图,然后进行了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这首儿歌,还请孩子们带上小雪花头饰一边说儿歌一边表演,孩子们兴趣很高。多数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但是还有少部分幼儿对儿歌没有掌握好,我想:这怎么办呢?继续学吧,学会了的孩子没了兴趣,不学吧,还有部分幼儿不会。

  我正在犹豫,陈天祥小朋友的话传入了我的耳朵:“老师,李健全不会我教他。”这句话点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胜的童心……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愿意。”“好,现在我们学会儿歌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把每学会的小朋友教会好吗?如果教会了,老师就给你戴上小老师的标志。”孩子的兴趣顿时激发起来了。会背的小朋友纷纷争着去教不会的小朋友,不会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劲积极地背,准备去教其他小朋友。问题迎刃而解,原来会背的小朋友在教别的小朋友背诵时知识得到了巩固,不会背的小朋友在别人的帮助下掌握了知识,同时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真可谓一举两得。

  随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随时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育会取得真正有意义的效果。

  调皮大王

  我班的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的乖巧听话,有的比较调皮,有时候甚至会令人感到头疼。这里就说说我班的“调皮大王”田增晖吧,因为他太调皮,很少有人喜欢他。

  做操时,他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拍拍同伴的肩,一会儿又拉拉同伴的辫子,一会儿又乱蹦乱跳的。在户外玩呼啦圈时,他总是去抢别的小朋友的呼啦圈;并且还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断好几个;就连午睡时他也常常恶作剧,睡不着觉,他就一会儿拉拉棉絮,一会儿抓抓同伴的脚底,常常气的我头皮发麻。于是,渐渐地我觉得田增晖很不讨人喜欢,可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点心时,李欣菲小朋友没拿到饼干,坐在座位上哭,是因为她来晚了,点名时没点到她的名字,我连忙走到李欣菲身边,安慰她说:“不哭,老师请阿姨到食堂里去拿给你。”正哄着她呢,这时,田增晖快步走到李欣菲身边说:“不要哭了,你吃我的点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认真地往李欣菲嘴里塞,还嘟囔着:“没关系,我妈妈经常给我买这样的点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晖的举动,我有点激动了,我把田增晖抱到自己腿上亲着他的小脸,我顿时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调皮简单的理解为破坏纪律,与老师或同伴作对,更不能全盘的否定他们,在感情上冷他们我们要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的调皮,其实调皮的孩子很可爱,就像我们班的田增晖。

  神奇的苹果树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幼师教育随笔3

  家,多么温馨而又舒服的地方。可是,温暖的家,你给予孩子了吗?

  早上给孩子晨检时,无意间听丁丁问浩浩:“浩浩,你爸爸妈妈吵架了吗?”浩浩说:“没有呀。”丁丁又说:“我爸爸跟我妈妈今天早上吵架了。”听孩子这么一说,于是我把孩子叫到我旁边问了问,从丁丁话语中得知,原来丁丁爸爸妈妈不知道什么原因吵架了,最终导致大打出手,把丁丁都吓哭了,后来家里来了许多劝架的才把两人的火气个平息了。丁丁说完还问我:“老师,他们大人为什么要打架呀?他们还经常跟我说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呢?”听完她的话我愣了一下:中班的孩子还这么小,考虑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呀?于是我告诉她:“爸爸妈妈教育你不跟小朋友打架是正确的,爸爸妈妈可能因为有别的事才吵架吧,放心好了,等你回家,他们就和好了。”中午孩子午休我正好值午班,突然听见丁丁在那里哭,我过去一看,丁丁的眼睛紧闭着但是表情很痛苦,于是我把她摇了摇叫醒了她,我问她怎么了,丁丁说:“老师,我做梦了,我很害怕,我梦见爸爸妈妈吵架了……”生活里,夫妻间吵架拌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了,两个人或是为孩子,或是为柴米油盐,或是为了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几句,大多时候不仅不伤大雅,还能增进感情,但前提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这对孩子的心理危害是非常大的,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

  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像是一座避风港,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吵架,会使他们变得惴惴不安,丧失安全感,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这对其智力和心理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学习障碍――上课时坐立不安,不遵守纪律,听不进去老师所讲的知识,做功课粗心大意,无法顺利完成作业。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合群,不善于人交流,对待问题,不是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就是脾气暴躁,经常大打出手。心情痛苦――父母双方永不休止的纠纷,会让孩子的心情感到异常痛苦,认为自己被轻视,心灵无处寄托,感情上荒芜不堪,长久以后转变为深深的抑郁。易走上歧路――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从外表看都比较孤僻、沉默,他们彷徨无助,但渴望温暖,所以有的甚至被坏人引诱,步入犯罪深渊。

  为了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日常生活中不和谐音符的出现,不论是在夫妻间还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过,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父母要怎么做呢?

  1、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大人之间的摩擦势必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这时惟一能够弥补的方法就是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做错了",让孩子明白,大人并不是因为他而争吵,完全是大人自己的原因。

  2、用肯定的、积极的方式告诉孩子,下次再面临相同的状况时,爸爸妈妈一定会处理得更好。

  3、及时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懂,但是他们却能感受到你的那份责任心,进而增进亲子间感情。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危害绝不亚于单亲家庭里的孩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希望大人们能妥善处理好生活中的琐事,给孩子一个祥和健康的成长环境,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幼师教育随笔4

  一直以来,我喜欢带孩子们做游戏,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一听到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塞”,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费多大的力气把平时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间来,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喇叭”。

  我用四十张白纸,叠成了四十架纸飞机,发给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机要起飞了”,孩子们欢呼着,“飞机如何飞起来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飞机是迎风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起飞时,它所获得的升力和气流速度有关系。如果是迎风起飞,气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风速的总和,此时,所产生的升力就比较大,于是借助风的阻力来减少飞机的速度。,所以同样滑跑较短的距离,飞机就可以着陆了,而且迎风起落时,飞时不容易受侧风的影响,会更加安全”。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飞机带着人类飞上了的天空,是美国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莱特兄弟,1930年他们设计的“飞行者号”试飞获得了成功,就是人类的第一架实用飞机。它的结构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杆、副翼、滑轮、驾驶舱、机身,升降舵、尾翼,还有起稳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组成。看着孩子们对飞机这么有兴趣,这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来“飞机起飞了!”孩子们高兴地举起自己的纸飞机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叫着、欢呼着!飞机飞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欢呼、快乐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一个小纸飞机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创造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扰、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

  通过“小纸飞机”的游戏,我认为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园的自然“活动”,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追逐自然,适应自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因此,我们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欢乐,同时感受到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

  从一个小纸飞机的游戏做起,我每次带着孩子们玩一次游戏,就累积了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幼师教育随笔5

  走进大(2)班教室,一张张天真可爱却又陌生的脸庞,让我不断打量着,“马老师”一个清脆好听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我抬头望去,是一个漂亮的小丫头,可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而她却记住了我,因为我和这群孩子刚在昨天的秋游活动中相识,我对她微微一笑“早上好”。从那天起,我便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刚开始我总是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啊?”孩子们总是回答我:“老师,你怎么又问我啊?”“老师,你的记性可真差”。因为记名字,还和孩子们玩了个小游戏,结果把毛佳欣叫成了毛欣怡,和另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混淆了,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记名字风波过去了,我也总算记住了每个孩子的名字。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这两个星期,我慢慢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大部分孩子活泼、好动。特别是我班的沈逸宸小朋友,是个坐不住的聪明小男孩,每次上课就会听到他不停的在说:“老师,我,老师,我来说”每当看到他那股执着劲,真的是好气又好笑。

  慢慢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活泼调皮的`,内敛乖巧的。

  只要你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都是天使,每一个都有着让人欣赏的闪光点。

幼师教育随笔6

  中国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说起陶瓷,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既然我们是中国人,既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何不让这些孩子接触它呢?于是幼儿园在几年前就开设了特色课程——陶艺。

  对幼儿陶艺而言,每个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都获益良多。

  快乐

  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去陶艺……”

  话音未落,孩子们拍着双手连忙叫好。

  老师问:“为什么这么高兴?”

  孩子说:“因为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边说还一边傻傻地笑着。

  玩泥巴是孩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每当孩子们来到宽敞的陶艺室,通过随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组合创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后,他们所享受到的快乐不正是他们所盼望拥有的吗?

  自信

  当孩子发现自己不会制作的时候,嚷嚷着说:“老师老师,我不会。”老师会亲切地告诉他:“你行的,试试看吧!”

  当孩子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需要老师帮忙时,老师会主动地伸出大手。

  当孩子完成作品时,不管是粗糙还是精细,老师都会对着所有孩子大声地说:“你们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错!”

  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就越是充满童趣的美。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后,一定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温馨

  老师:“明天,我们将开展亲子陶艺制作比赛。”

  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

  老师:“记住,先和爸爸妈妈商量制作什么,明天才不会手忙脚乱哦。”

  第二天,陶艺室里挤满了大人与小孩,在大手与小手的共同努力下,丰富多彩的陶艺作品出炉啦!

  大人们揣着儿时的梦想与孩子一起制作一件陶艺作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又是亲切的、温馨的。这对亲子关系的促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会从心里微笑出来,还会想到莫名其妙的联想:乐陶陶、淘气、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爱的字眼儿,叫人喜欢,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样的体会,才会把tao发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机灵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里,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觉,不禁感叹:China,我爱你!

幼师教育随笔7

  如与孩子一起叠可乐罐头发展动作平衡能力,用卫生纸内芯当望远镜来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用随处可见的包装盒画面认识各种事物以开拓孩子的认知视野等等,这些在生活中随时碰到的机会和随处可见的材料往往能带给孩子无尽的乐趣,也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家访实录:

  利用假期,我们走访了一些幼儿的家庭,几乎每一家都堆放着许多孩子玩的玩具,而这些高档玩具往往在孩子的摆弄下“缺胳膊少腿”。而家长似乎对此也习以为常了,家庭经济条件好了,玩具坏了就再买,以致孩子从小到大,家中购买的玩具多的数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被娇宠惯了,越来越缺乏爱护玩具,珍惜玩具的意识。

  但在走进宇宇小朋友的家中时,我却看到了另一幕:他爸爸正在用包装带给孩子扎兔子灯,而堆放一旁的大部分都是家长与孩子共同用瓶瓶罐罐,纸盒等日常生活材料制作的自制玩具。对此我非常感兴趣,并向家长询问,经与家长交谈了解到:以前宇宇父母也为他购买过许多玩具,但每一次买回后不要几天就会被弄坏,一旦孩子兴趣所至,随后便丢弃一旁。经济收入并不高的父母为此总会心疼不已,甚至常常对他发出最后通碟“要是搞坏了,下次可就不给买了!”。后来真的减少了购买次数,现成的玩具少了,宇宇就拿家中的瓶瓶罐罐来玩,而且他玩的花样还不少,有时搭楼房玩,有时当小车开,兴致很高。看见他那么乐于其中,所以父母就常把那些不用的可乐罐,盒子拿给他,有空还和他一起用这些材料做些玩具玩,如可乐罐火车,纸盒机器人等都是爸爸和宇宇一起做的玩具。前一阵子宇宇迷上了飞机,爸爸就和他一起用硬纸板做了一架战斗机,这让宇宇高兴了几天,天天拿着自制的飞机玩,因为知道制作的不易,所以他玩的时候还十分的小心,怕弄坏了。元宵节快到了,爸爸又在为他做兔子灯了,一旁的宇宇在高兴之余还不停地夸爸爸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实录分析: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爱玩具的天性,就不间断的为孩子买各种高档玩具,而孩子的玩具买了就被弄坏,玩了就腻,家长一次次的破费,换来的却是孩子对玩具的不珍惜,不爱护!而家长买玩具的想法也是纯粹依个人好恶而定,让孩子“玩”玩具来打发时间,至于真正让孩子在玩中求快乐、求发展,恐怕是这些做家长的所忽视的。其实,孩子从生下来开始,每一点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是大脑一次新的印记。因而,很多成年人不以为然的风景,在孩子眼里往往构成了新鲜事物。例如,孩子爱踩地上的水坑,爱掏野外的泥沙……成人眼前的.一种客观事物,在孩子眼里也许就变成了一百种概念,充满了联想与多变。

  因此,我觉得宇宇父母的这一做法是很值得提倡和推崇。不要认为用一些五花八门的瓶罐纸盒来当孩子的玩具就是寒酸。其实,这些低级材料反而更能引发孩子的玩性,更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父母应将儿童周围的一切环境和材料视为儿童成长的备用品,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哪怕只是一只可乐罐,一个纸巾盒,或是一副简单的画,只要有心去“挖掘”,其“价值”会远远超过任何高档的玩具,并使孩子乐有所得。如与孩子一起叠可乐罐头发展动作平衡能力,用卫生纸内芯当望远镜来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用随处可见的包装盒画面认识各种事物以开拓孩子的认知视野等等,这些在生活中随时碰到的机会和随处可见的材料往往能带给孩子无尽的乐趣,也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幼师教育随笔8

  孩子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才能让只是在孩子的记忆中更加的深刻,教条式、填鸭式的教育之会埋没孩子的潜力,让他们成为被别人掌控的机器,放手——在某些时刻也许会激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道说“花瓶”事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看着我,都很期待今天老师又会给他们介绍什么好玩的玩具。我手里拿着数学区的材料也真准备给孩子们介绍玩法,突然我听到一个孩子说,你看,老师拿了很多的盒子,我们一起来搭房子吧!比比谁大的房子多好不好?听了他的话,我灵机一动:对阿,我为什么非要把游戏的规则灌输给他们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材料的玩法呢?就像我手里的盒子一样,原本是要求孩子按照盒子外面的数字区喂食的,但是孩子的`方法不也起到了教学的作用吗?

  于是我把数学区的所有材料都分别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拿着材料自己玩耍。不一会儿我就发现了很多种玩法。如:用雪碧瓶做的花瓶,因为瓶子只有4个,而一组孩子有8个,孩子们就发现了分花片的方法,你拿四片,我那五片,他那三片,大家一起把花瓶打扮得很漂亮,最后一起来数一数一共开了几朵花……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才能让只是在孩子的记忆中更加的深刻,教条式、填鸭式的教育之会埋没孩子的潜力,让他们成为被别人掌控的机器,放手——在某些时刻也许会激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道说“花瓶”事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幼师教育随笔9

  现在的教育体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下不能贯通,导致机械式教学模式堂而皇之,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老师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只追求量化而忽略了质的重要性,一个真正好的老师是理性的,会通过自己的勤作,把一些量化的问题系统的进行质化,特别体现在课外作业上,教育部规定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年级有一个时间的'限制,以中等学生完成的时间为参照。这实际就反映出一个问题,要求老师的专业水平更高,为之付出更多。对于学生用多出几倍的时间来完成的作业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梳理,精简,以通俗易懂的内容面对学生,最大限度的由量化转为质化,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使的文化和素质齐取并进。

  现在的大多数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上也有很大的攀比性,认为自己的哪门课,作业少了就像是占了下风,吃了亏。不去理性的,逻辑的把所涉及的内容质化,优化。还有一部分老师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就像,走形式搞过场,总是机械的去教一些东西,没有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付诸于行动,反而把更多的精力去侧重思考一些关乎自己私人的一些问题。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现行教育模式的牺牲品。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文化的教育实质是把吸取的理论知识经过吸收和消化,使之产生一定逻辑性,增加开创性,增强更高的驾驭性。换句话说现在的教学方式只为一部分学生所适应,无论精力和心理,促进了学生成绩高与低的落差,差生久而久之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了尽心尽力的动力,形成了教育对于学生的不平等。

  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是广泛性的面对所有等差的学生的,目标是发掘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好生与差生并重,形成一种平衡,对等的教学模式。

幼师教育随笔10

  “老师,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吗?我的肚子里有没有水?”晓坤小朋友急急地跑过来问我,他的小脸胀得通红。我很纳闷,怎么肚子里会长平果呢?我揽过晓坤轻轻地说:“晓坤,别着急,慢慢说。”“彤彤说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他说。“为什么这样说你呢?”我问他。等他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我才明白,原来是刚才吃苹果时,晓坤把苹果核给吃了,所以彤彤说他的肚子里能长苹果。

  我轻声地跟他说:“你的肚子里是不会长苹果的,但是我们的肚子里是有水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和喝的水一样,所以种子是不会发芽的,而且你的'肚子里也没有土和阳光啊。”这么一说晓坤明白了,也放心了,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上,边走边说:“彤彤,老师说了,苹果是不会长在我的肚子里的。

  当幼儿提出不可能的或不符合现实的问题时,我们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首先倾听一下幼儿的解释,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注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会有些童话般的不真实性,而且也注定了他们的认识有时也会十分的真实和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尊重并相信孩子,理解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策略,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回答。

幼师教育随笔11

  “老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别的孩子说的都很好,知道的那么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你那么细致耐心的启发下,还是一点都不会?他是不是太笨了啊!”这是一次开放日结束之后,一位家长跟我交流时,所说的话。

  那次我们进行的是一节阅读活动,开始的时候是让孩子自由想象,在自己的心目中,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里都有什么?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题目,但是这个孩子,我请他起来回答的时候,他却没有说出来。因此家长也难免有点着急,或者说面子上挂不住。

  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个孩子在学老师教给他的知识的时候,掌握的还都是很不错的。唯独对于这样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显的不是很活跃。

  我跟家长仔细交谈了孩子的一些表现情况,又询问了孩子和家长一起外出的.时候,家长都是如何做的。经过交流,我才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孩子的妈妈说,每次带孩子出去的时候,总是会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的需要,总感觉到不能亏了孩子,而且孩子想玩什么,也总是尽量的满足孩子。用孩子妈妈的话说,就是“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就会满足孩子,让他高高兴兴的。”

  “那你们带孩子出去玩,就只是让孩子一个人玩吗?就没有和孩子一起进行交流吗?不管是看到的,听到的,还是感受到的?”我又问孩子的妈妈。

  “有什么好说的啊,我们只要看着孩子高兴,看着他快乐,我们就满足了。”

  我无语……

  作为家长,经常的会埋怨为什么孩子的表现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想想,自己做的是不是已经足够了。

  作为家长,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食粮,更重要的是,在平时与孩子的接触中,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构建他们的头脑,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多一些。毕竟,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还是有限的一点点,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大脑需求。

  我们常说,生活中处处隐含着教育的契机,关键看我们能否把握的住这些机会,而且生活中的教育又是最生动的,最利于孩子接受和理解的。

  所以,当我们在带孩子外出活动的时候,当我们带孩子旅游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孩子视觉的满足,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孩子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让孩子在灵活真实的环境中,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真实,去领悟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我想,这些远比为孩子买一堆吃的,更重要。毕竟这些精神的食粮,是可以跟随孩子一生的!

幼师教育随笔12

  本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了,我回想这一年来的教学效果,不仅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也在孩子们身上读懂、学会了很多。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学会了倾听。过去,面对吵吵闹闹的孩子,以及他们没完没了的'告状,我总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直到有一次,角色互换了,我才领悟到我的不恰当,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不耐心。有一节课,导入部分是猜谜,谜面部分还没说完,一位小朋友就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知道了。”虽然他表现了自己的聪明,但他的不礼貌,不尊重别人,却让我心里不好受。

  由此及彼,我检讨了自己,试着改变,学会倾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朋友编故事、讲故事时,我总要说:“后来呢?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后来怎么样啦?”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逐步树立了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

  我想,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露珠,在太阳底下,每颗露珠都会发光。

幼师教育随笔13

  今天吃的菜是酱香排骨和小青菜炒姬菇,香香的米饭配上甜甜红红的排骨,和绿绿白白的蔬菜,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孩子都是津津有味的`吃着。这时,我突然发现,苹果组的奕辰和凯彤在说话,我走近一瞧,奕辰正在把自己碗里的排骨用勺子送到凯彤的碗里,凯彤嘟着小嘴又要把奕辰送过来的排骨送回他碗里。看到我站在旁边,奕辰埋头开始扒着碗里的饭,排骨被孤立在碗边。平常奕辰吃饭还是比较快的,吃的也比较干净,也没出现过挑食的现象,今天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吃不掉的塞给其他小朋友呢?带着疑问我蹲下来轻轻在他耳边问:“刚才老师看到你把自己碗里的排骨送给彤彤了,是为什么呢?”奕辰略有生气又委屈的说:“老师,是彤彤,她把排骨都给我了,我自己的已经吃好,不要吃她的。”我又我抬眼看着凯彤,彤彤低头看着饭诺诺地说:“我感冒了不能吃排骨。”经过两个孩子的回答,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微笑的对凯彤说:“彤彤以后不想吃的东西可以告诉老师,让我给你少盛一点,如果别的小朋友把自己不要吃的送到其你碗里,你还会喜欢他吗?”凯彤摇摇头。我又安慰了下奕辰:“奕辰,以后小朋友再送你碗里食物,要跟老师说的。”奕辰开心的点点头,然后就继续吃起来了。排骨回到了彤彤的碗里,我允许她只吃两口,其他剩下的排骨可以不吃。

幼师教育随笔14

  抓住那孩子闪现在顽皮中的智慧和灵性吧!它会促进孩子的不断发展,更能使作为教师的你我不断进取!

  清晨,宁静的教室里突然被一声尖叫声打破--“老师,庆庆,把小青蛙放进龙虾缸里了!它会被咬死的!”于是,其他孩子纷纷围拢过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地怒视着庆庆,仿佛他是可恶的坏家伙。

  而我们的庆庆,确是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还用小手放在嘴边做了个“嘘”的声音--“别吵,我们一起看看,龙虾和小青蛙会做好朋友吗?要是不会,我会救它的!”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关注起来。只见,龙虾慢慢悠悠地卷起尾巴,立起身子,张开大钳子,舞动了两下,就把整个身子搬转过去,向旁边前行,丝毫对那只似乎惊吓得一动不动的青蛙不感兴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一跳一跳在缸里打了几转之后,也安静地吸附在缸壁。“你们看,他们不是挺要好的吗!”庆庆对此结果好象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庆庆,你下次可别吓我们了”东东耐性地提醒庆庆,小朋友也应和着劝慰他。出人意料的是庆庆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我不这样做,你们怎么会看到龙虾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庆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于阻止,不会亲见如此惊险而生动的一幕,也无法了解庆庆淘气的真实原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动脑有助于萌发孩子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们就会创造一些恶作剧,在大人哪儿落得个“淘气包”的绰号。作为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确的`轨道,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因为,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那种富有想象的、时常让人敬佩不已的自发性创造行为就会变得不太常见,而且只有一少部分人还能够富有创造性地生活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大众产品、失去个性化的以及各种标准化生存形式的地球上。

  于是作为教师的我,联想起级组曾开展过的关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活动,开始了如下一些原则及活动。

  (一)允许庆庆从事一些冒险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发展你与孩子间的关系。如:庆庆想玩火柴,完全可以陪在他身边,随时关注,认可他的想法。在幼儿期,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对新体验的需求和对活动的需求是幼儿的3种最强烈、最突出的需求。

  (二)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避免固执地认为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得有实际用途。培养出来的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

  (三)避免对庆庆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感,并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

  (四)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所犯严重错误需要适当地按纪律论处的话,要确保你所惩罚的是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孩子本人。简而言之,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说一些像“你永远也做不出什么!”那样、有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五)为庆庆选择一些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玩具或活动。例如,旋转式玻璃乐器、放大镜、磁铁,用于制作纸盒、卡片等的薄纸板都要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六)鼓励庆庆收集一些东西:羽毛、纽扣、种子、邮票或其它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收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允许庆庆将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带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小朋友们会热情地称赞庆庆为--小小博士!庆庆依旧眨巴着那双慧黠的大眼睛,兴高采烈地邀请你去看他的新发现或是他的新发明。

  由此可见,其实,创造力是在孩子获得一种真正的自尊感的气氛中得以发展的。对孩子不断的关爱、赞扬以及亲切的拥抱,都能成为培育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抓住那孩子闪现在顽皮中的智慧和灵性吧!它会促进孩子的不断发展,更能使作为教师的你我不断进取!

幼师教育随笔15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激励是不可缺少的,它会产生无穷尽的效应,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月月宝贝很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但是她的胆子很小,可能平时与外界的'接触少,在小朋友面前通常显的不够自信。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激励。为此我们实施了一定的措施。

  一、多加关注,抓准时机加以激励。

  比如在我提问的时候,她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或者回答的声音很小。我通常会鼓励她主动举手,只要她能够站起来回答,不管回答的如何,声音是否响亮,我都会抓住机会激励表扬,让她以后积极主动,更加大胆发言,让她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建立自信,不断进步。

  二、创造机会给予激励表扬。

  有一次做律动的时候,我说请月月小朋友到前面来领舞,顿时她唰的一下红了脸,再加上有几个孩子说,她跳不好的,面对这样的异议,这孩子很是尴尬,这时要是换人肯定伤害月月的自尊心,于是,我说,相信月月肯定能够跳的很好,我们给她一个机会吧,在得到大家的同意后她很高兴,跳的非常认真,非常棒,结束后,我问大家,月月领舞怎么样啊?这时大家都随着我一起鼓起掌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小月月露出了花儿般美丽的笑容。我们常说“因材施教”,给小月月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她为自己赢得一份自信心,再加上老师及时的激励,会让孩子做的更好!

  让我们的孩子在激励中成长,在激励中赢得自尊心,在激励中体会到快乐,在激励中更加优秀吧。

【幼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师小班教育随笔06-18

生物教育随笔03-16

大班教育随笔12-30

教学教育随笔12-23

教育教学随笔12-10

中班教育随笔11-23

初中教育随笔11-18

爱心教育的随笔06-17

托班教育随笔12-30

大班教育随笔简短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