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正能量作文

时间:2024-02-19 11:55:19 励志 我要投稿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播正能量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传播正能量作文

传播正能量作文 篇1

  生活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世界更需要正能量。但是如今,“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这一幕幕令人惊心的画面又该怎样解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吗?不是的,这只是一小部分的不足与缺失,要相信,这个社会上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个男孩去上学,但由于不小心把一辆私家车给划了,一般的孩子肯定是先溜了再说别的,但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他一直在等车主,终于等不上了他还不忘写一张字条留给车主向车主解释。车主看到后深受感动,它不仅没有向孩子索要赔偿,并且还免了男孩应付的一切费用。男孩的举动不就是正能量的真实体现吗?男孩的行为像一股清泉,灌溉着我心田的每一个角落。

  汶川大地震,众所周知,伤亡惨重,但是又有多少的抗震救灾战士和志愿者从这“伤亡惨重”中挽回了多少条百贵的生命,甚至有些志愿者和抗震救灾战士为了挽救别人不畏牺牲自己,这种品质是高尚的!是值得流芳千古的!但是你想错了,他们这样做不求名也不为利,他们只是平平淡淡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也许作为后人的我们没人会记得他们,但历史不会遗忘那些抗震救灾战士和志愿者无疑是最值得我们歌颂的!

  再谈谈古人,他们的生活比现在艰苦的多,那是什么都没有全凭一颗大脑。蒲松龄,历史巨著《聊斋志异》的作者,创作时条件异常艰苦,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向命运屈服的理由,反而他更坚强,意志更坚定,凭借一个小茶馆用一杯杯茶水换取路人的一个个神奇故事,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这本巨著,蒲松龄这种坚持不懈不向命运低头,不屈服于条件的精神品质感动了无数后人。

  从古至今,有许多古人和后者都在默默的传递正能量,而我,只想做这大链条上的一份子,在生活中,在社会上把这份正能量,这份温暖这份爱悄无声息的接力下去,我很期待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世界,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一起携手,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传播正能量作文 篇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身边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洪楼广场南侧的路口,一位身披红绶带的交通文明志愿者正站在路口指挥交通。昏暗的路灯灯光映照着交通志愿者的脸。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一头黑发,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副黑框眼镜,不大的眼睛却炯炯有神。

  时间已经七点钟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华灯初上,汽车在马路上穿梭着,“滴滴”的'喇叭声不绝于耳。从远处看,一辆辆汽车的尾灯即像一个个红色的眼睛,又像一朵朵红花。行人正在等绿灯信号,其中有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他们满头银发,苍老的脸上爬满皱纹。

  “唰唰”最后两辆车开了过去,绿灯亮了。如同打开了闸门,行人们沿着斑马线快速往前拥去。这两位老夫妇落在最后,他们微微弯着腰,用有些颤抖的手扶着拐杖,正蹒跚地穿越人行道,还不时地咳嗽两声。交通文明志愿者见状,赶紧快步走上前,用双手轻轻搀扶着老爷爷的胳膊。老爷爷微笑着说:“小伙子,谢谢你,你可真是个热心人!”志愿者说:“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我帮助您是应该的。”老人听后会心一笑,周围的喇叭声消失了,所以安静了许多,“咚咚咚”,拐杖敲击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行人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为老人让开道路,更有一位小伙子主动上前搀扶老大娘。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

  路旁的路灯将四个人的身影无声地投射到地面。老夫妇终于赶在红灯前穿过马路。夫妇俩给两位小伙子道别后,便缓缓地走向远方。

  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也使我明白,敬老爱幼的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那么,就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让爱温暖人间。

传播正能量作文 篇3

  正能量是一个从xx年开始流传的新词。起初,正能量作为物理学术语,并不为大家所知。但随着他的另一个意思:健康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的产生,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词语。

  在每天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正能量。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各地劳动模模、道德模范,明星慈善家……各种各样的正能量充满着我们的生活。虽然鲜有一些负面报道的出现,但大抵上是少数,整个社会的风气仍然是积极向上的。

  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要遵守社会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诸如垃圾要丢进垃圾桶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给老人让座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道德守则,从小就在我的耳边不断循环,而我的父母也常常以身作则,即便没有汽车,也会走斑马线;喝完的饮料瓶,没有找到垃圾桶,便带着它走了常常一段路,找到了垃圾桶,才把它丢弃;这些在外人看来像强迫症的行为,传播着正能量,尽管它微乎其微,不被人所察觉,但往往就是许许多多的这种行为,汇聚成了巨大的正能量,给社会风气以积极向上的影响。

  我们只是一些小民,但这个社会小民占多数。每当我们将随地丢弃在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在某些快餐店将吃完的餐具自助清理,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给乞丐给予一点施舍,这些随手之举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会给被帮助者带来些许的欣慰,当做这些行为的人越来越多时,点点滴滴的正能量便被放大,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感觉,社会的风气也越变越好。

  当今国家的建设任务是建立“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平日的小小善举,一些简单的随手行为,尽管微乎其微,但总能帮助到他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在我们做这些善举的同时,既传播了正能量,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幸福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没有明星强大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我们无法做出那些大的善举。我们传递的正能量可能如灰尘般微乎其微,但所谓积少成多,积水成河,我们平日所做的善举,汇集起来,可以传递出巨大的能量。所以,尽管我们的善举不值一提,但只要坚持,传递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必会积极向上,而我们的“幸福中国”建设必会前进一大步!

传播正能量作文 篇4

  同志们:

  关于我们的党课,其实我一直在思考,可以跟大家讲点什么呢?我想,那些高大上的理论、口号、教条,我们听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倒是那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感人故事或许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灵魂。所以,今天的党课,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故事。他,一位普通的老人,但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他靠拾荒资助了上百个贫困学生,年届九十仍不间断。他叫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不能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没有尝过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这份爱心,这份仁……